丞舟得了爹娘眼神应允,带着弟弟妹妹接过长辈送的红封,礼貌道谢。
“丞舟,多谢张叔叔。”
丞卿笑眼弯弯,露出漏风小门牙,“谢谢张叔叔。”
张丙怀看出,小家伙是个讨喜的性子,而老大小小年纪儒雅识礼,瞧着更像他老子贺年庚,不过——。
“此前听闻,贺兄和嫂夫人应是有三子。”张丙怀看了看上首的夫妻俩。
贺年庚放下茶盏,道,“早年间,二子与家中长辈前往儋州。”
张丙怀心下了然,“听说贺兄与嫂夫人家的老大老二是双生子。”
锦绣点头笑应,“是。”
张家娘子惊讶的多看两眼丞舟,笑道,“徐娘子可是好福气,曾听人说双生子模样长得相似,手足之情更是深厚。”
“多谢婶子夸赞,大哥儿二哥儿确实相似,便是性子略有不同。”
“便说心善之人必有福泽。”
“婶子过誉。”
说着话,魏娘端来做好的两碗热汤面,以及用木薯粉做的红糖年糕,年糕切成小块入口劲道,面上撒了些许芝麻香味更是浓郁。
夫妻俩招待张丙怀母子先吃下口热乎饭,旧年族里修葺族学时,在族学旁为张丙怀建了一套三间屋子的小院。
贺氏一族能请上举人给孩子教学,自然尽心尽责为孩子的先生打点妥当,得知张丙怀就是险遭贺丞景诬陷的冤大头,贺氏族里的管事更是不敢怠慢。
不说贺氏一族,家中有适龄孩子的汉子,赶在旧年落雪天前到山上砍了好些柴火,全送到孩子未来先生的小院里。
等开了春,贺氏族学就正式招收入学孩子,按锦记与贺氏一族商议决定,族学分为三级,初学班、中生班以及童生班,教学的先生除了张丙怀还有原来的老先生。
按贺年庚和锦绣的说法,万紫千红人才辈出才能保住乡亲邻里的和睦,不然,鹤立鸡群久了,难免招来眼红忌惮。
——————
这日午后,贺年庚和锦绣来到屠户哥嫂家,从前心性阔然的夫妻俩,因着贺丞景之事,苍老了好几岁。
夫妻俩都看出来,刚过半百的哥嫂是为着膝下一对孙儿,才强撑起好心态的身子骨。
今儿,锦绣特地从旧年收到的礼单里,选了好些适合的料子送来,老俩口时常因着旧年的事,对贺年庚心感亏欠。
即便贺年庚不想提起,但他身边有两个嘴替兄弟,年东年北当日将贺丞景送回村,说出了贺年庚也险些遭到贺丞景一伙人的陷害。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