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章肥猪满圈
“你这个不太行啊——”
李学武看了眼远处墙角用木板栅栏围起来的大垃圾堆,回头对跟在身边的钢城电子制造厂厂长毕毓鼎说道:“前天我去汽车制造厂就提到了这个问题,结果你们倒是可以啊,还知道用遮羞布围起来。”
“你自己看看。”他用手指了指远处的垃圾山对毕毓鼎问道:“你这玩意儿能遮得住吗”
“就算能遮得住眼前的垃圾堆,你怎么能遮得住心里的垃圾堆。”
他转过身上下打量了毕毓鼎,有些不满地说道:“你老毕可不是埋汰人啊。”
李学武说话有多损,毕毓鼎早在红星厂机关工作的时候就领教过了。再一个,两人同部门共事近两年,他深有感触。
咋说呢,话里句句不带脏字,但句句不离脏字,他能恶心死你,埋汰死你。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更有以往的经验,可听见这话他还是脸红了。
毕毓鼎是老实人,最受不了这种批评,尤其还是他真的错了。
“秘书长,这我得解释一句。”跟在两人身后陪同调研的电子厂副厂长杨自力轻声汇报道:“我们也知道了您在汽车制造厂的调研情况,正准备整改呢。”
“哦——准备整改呢。”
李学武回头瞄了一眼杨自力,随后看向毕毓鼎说道:“那遮起来干什么”
毕毓鼎这个急啊,他想瞪杨自力一眼,可又怕落下痕迹惹恼了李学武。
李学武是什么脾气,吃软不吃硬啊,他要是想收拾你,绝对不会提点你的。
这杨自力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他难道不知道自己同李学武是什么关系
在汽车制造厂李学武都没有现场指出问题,而是回到座谈会上才说出来。
今天在现场就说给他,还是用呲哒的语气,这特么是什么意思
艹!这是亲信的意思啊!
你特么给我整这出儿干什么,没见我都乖乖听话受着嘛,这是态度问题啊。
李学武要信任你,一定是严肃地对你,甚至在正式场合批评你。当他发现问题笑眯眯看着你不说话的时候才遭殃呢。
所以刚刚毕毓鼎一点都没有慌张,他不说话就已经表明了态度,坚决服从李学武的指示办事,不会有一点抱怨和意见。
结果呢
杨自力你有点自作多情了吧,你不会是想我还要谢谢你吧
我谢谢你八辈祖宗!
“这——”杨自力的脸色讪讪的,被李学武一句话问到了肋骨上。
他怎么回答,难道要解释这块遮羞布如何劳民伤财成了一个笑话
“秘书长,下来我们就整改,三天之内给您整改报告。”毕毓鼎这个时候必须站出来了,他怕杨自力再出昏招。
李学武没答应,只是上下扫了他一眼,转身继续往前走了。
毕毓鼎扯了扯嘴角,回头深深地看了杨自力一眼,以及身后的其他电子厂班子成员。
老兄们,不帮忙别特么添乱成吧
今天是我大哥来看我表态的,不是来看我表演的,你们一个个积极什么。
“哪条生产线电子元件物料库存压力最大”李学武站在几条生产车间前面,扫了一整排的电子厂车间补充刚刚问题道:“我问的是单指进口电子零部件。”
“还是电视机和收音机。”
毕毓鼎上前一步,站在了李学武的身边轻声解释道:“我们已经在追加进口订单量了,只是每年的进口指标是有限的。”
“这玩意儿你追不出来。”
李学武微微皱眉,撇了嘴角说道:“人家要掐你的脖子,你说松开点,让我喘口气,他凭什么要让你喘口气”
这么问着,他转头看向毕毓鼎讲道:“我不是教唆你搞内外有别那一套,但特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不是歪理邪说。”
“这话别特么往外传啊——”
他嘴里已经开始带了啷当,还回头用手指了指跟在身后的电子厂干部。
这些干部包括副厂长杨自力等人面面相觑,点头不已的同时也觉得怪异。
秘书长怎么如此的……匪气……
毕毓鼎倒是很习惯他这样,两人一年多没有共事,现在听着颇觉得回味无穷。
只有当李学武讲话中带啷当的时候才表示他要说真话了,讲大实话了。
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全神贯注地听着,因为这一定是李学武的核心要求。
“你们厂去年出口型电器真正走海关的出口率是多少,谁能告诉我”
他目光锐利地扫了众人一眼,见他们互相看了一眼没有说话便皱起了眉头。
毕毓鼎这个时候看了杨自力一眼,杨自力倒也乖觉,回头对办公室主任叮嘱了几句,让身后陪同的干部往后撤一撤。
实在是接下来他们要同领导谈的工作内容不适宜公开,否则要出大问题。
那些干部也都很懂事,随着办公室主任往一边去站着等了。甭管心里疑惑领导们要谈什么机密,可面上全是茫茫然。
“秘书长,关于走正规途径出口的电器,我们还真是没统计过。”
毕毓鼎认真地汇报道:“电子厂的产品销售工作均按集团的布置和要求交给了销售总公司在钢城的分公司来负责。”
“那你就属于闭门造车呗”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看着他讲道:“这一点你确实不如吕源深啊。”
“他都知道做市场调查,手里拿着钢城汽车制造厂在每个城市的销售数据。”
他抬起手指点了点毕毓鼎,语气有些不客气地提醒道:“你不能老低着头走路,也得抬起头看看,往前看,往后看。”
“如果这些你都看不见的话,人家掐你脖子,不给你增加电子原件进口指标的根本原因你永远都不知道。”
李学武面色严肃,语气中带有凶狠意味地讲道:“你要打没准备的仗吗”
“嗯”他皱眉问了一个嗯,目光同时扫向了电子厂的其他班子成员。
“秘书长,我不知道……”杨自力也是满眼的困惑,看着他问道:“这出口电器走正规途径和……是什么意思……”
“多打听打听就知道了。”
李学武眯起眼睛看了看他,随即又扫了其他几人一眼,这才讲道:“雅致牌电器走海关出口的统计数与电子厂统计的产能相比差了超过30%。”
“现在你们想想,知道人家为啥要卡你们的脖子了吗”
“这、这——”杨自力好像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情况,有些不解地看向毕毓鼎。他不知道,不代表毕毓鼎也不知道。
看此时电子厂的一把手面色好像并不意外,只是皱眉思考着什么。
其他班子成员互相望了一眼,有知道的,也有没注意这个数据的。
有些人确实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只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没多管闲事。
这个时候顺着秘书长的话往深了想,其实大家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杨自力见毕毓鼎没有给他解惑的意思,这又看向了李学武。
他是想问一下,秘书长是不是想让他们限制产能,或者非正规渠道出厂电器指标。这倒是毕毓鼎的业务范围了。
有些奇怪的是,性格偏软的毕毓鼎在管理工厂的时候单把这个工作攥在了手里。
刚开始大家还以为他要捞一笔的,毕竟雅致这个牌子的电器只做出口贸易。
而在全国都缺电器的市场需求之下,非正规渠道电器出厂指标就尤为金贵了。
可时间长了,也没见毕毓鼎靠这个发家,更没有收任何人的礼,也觉得奇怪。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毕毓鼎胆小,怕大家从这个上面捞好处,所以自己把着。
虽然都有点怨言,可想着老毕也是为了纪监安全,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所以除正规渠道提货,其他指标一直都是毕毓鼎的工作,别人没插手过。
再一个,无论是什么渠道走的电器产品,都是经过销售总公司津门贸易管理处来协调调拨的,程序和手续没有任何问题,这让他们怎么怀疑。
直到今天李学武问起,才让他们重新想起了这里面的问题。
毕毓鼎却是很清楚,李学武绝对不是要限制非贸易出口渠道,而是要……
没错了,这是要打了。
其实他跟销售总公司那边的配合也只限制在厂区内的指标调拨,至于说津门贸易管理中心是如何运作的他一概不知。
只是钢城周边黑市里短暂出现过雅致牌电器,但后来又被红星牌给取代了。
原因很简单,雅致牌电器的供电电压有所差别,有很多插头都与国内不一样。
这不是改线路和插头的问题,是根本不能使用。反倒是内销款红星牌没问题。
所以,别看李学武说非正规渠道留出的电器超过了电子厂产能的30%,但这30%真正留在国内的几乎没有,也不可能有。
谁有这个能耐换电路啊。
那这30%的雅致牌电器去哪了
还特么能去哪,销售总公司那帮家伙胆子非常的大。尤其是港城培训回来的那些,原本就很大胆了,现在跟疯了似的。
这件事他也有所耳闻,虽然李学武没跟他讲过,可也没瞒着他。集团领导的决定,是集团做出的战略性指导意见。
现在看来,三禾株式会社迟迟没有在电子元件进口这件事上做出回应的原因就是这个了。
咱们合作,我给你供应核心零部件,你特么偷我家,我还得惯着你
要不是你也掐着我的命根子,我早就给你断供了,还想要扩大产能做梦吧。
“你看我干什么”李学武见他看过来,扯了扯嘴角道:“你是电子厂厂长,这事还要问我”
“那——那——”
毕毓鼎真气啊,当初你可不是这么说的,现在都甩给我了
只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啊,虽然这混蛋是自己领导呢,只能商量着来啊。
“拉扯嘛,合作也好,贸易也罢,跟处对象不是一样嘛。”李学武指了指他,又看向其他电子厂的领导,挑眉强调道:“你们别跟我说没处过对象啊。”
“这、这——”
“呵呵呵——”
电子厂班子这几人真是第一次遇到李学武这样的集团领导。也不是所有的集团领导都一本正经的,可董文学就不这样。
董主任总是温文尔雅,态度和煦,不都说秘书长是董主任的学生嘛……
嗯,这董主任教出来的学生怎么跟土匪似的,讲话相当的江湖气。
他们能怎么应答,呵呵呵呗,反正天塌了有个高的盯着,应该毕毓鼎来回答。
“我就说你太实在了——”
李学武不满地盯了毕毓鼎一眼,道:“这几年就听你跟三禾那边合作愉快了,怎么没听你干他们一下子啊”
“秘书长——”毕毓鼎真要哭了,这是领导应该说出来的话嘛。
什么叫干他们一下子啊
本来就是合作关系,又是共同发展,好不容易得到的机遇,他哪敢放肆。
李学武瞥了他,随后看向班子这几人,也不像是有能打的刺头。
真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啊。
“别特么太实在了,小心让人看不起你。”李学武自己选的小弟,只能耐心指点道:“这国际贸易合作跟内地兄弟单位之间的合作是两码事,不能太实在了。”
“再说了,跟特么国内兄弟单位之间合作咱们都要留一手,跟小鬼咂你不玩心眼子,以后这电子厂还不成他们的了”
“嘶——”杨自力好像悟了。
而李学武瞅了他一眼,随即挑了挑眉毛,他其实更喜欢用这种心眼多的。
“搞一下子嘛,不能坐以待毙。”
李学武回头看向毕毓鼎,继续讲道:“研究所那边积极沟通,尽快完成各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封锁工作。”
“进口电子原件指标这件事你也好好想一想,骂街也好,耍无赖也罢,别特么让人掐你脖子说话,忒被动了。”
说完这一句,他便带头往车间里走去,隔着走廊玻璃看起了生产线。
都说红星钢铁集团在钢城组建的工厂标准高,更符合现代化工厂的要求。
你就看电子厂这无尘车间做的,可是有模有样,虽然是三禾株式会社指导建设的,可也真舍得下本钱。
当然了,李学武不记恩,该敲打小鬼砸还是一点都不含糊。
这边要尽量完成零部件国产化,还要生产中学习和研发,搞国产电器。
另一边要加大非贸易出口量,不能让三禾株式会社赚的太多,市场占的太全。
他真不是贪财,想要给周亚梅更多的走私指标,其实海上马车夫计划并不是太赚钱,基本上都贴补在了整体计划中。
船舶投资、中转投资、人员投资以及目标所在地的代理人员投资等等。
这玩意儿就没有薄利多销的情况,谁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事业,每一次出海都是一锤子买卖。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船翻货丢,全村吃席,就是这样。
以前董文学在钢城管工业,还是担心集团在其他工业领域的基础薄弱,外贸工作对象相对单一,合作较为困难。
但从今年开始,情况有所转变。
首先从集团层面讲,津门滨海俱乐部的建设,港城安德鲁买家俱乐部的组建,这是架起了一座对外贸易的桥梁。
其次从政策方面讲,从集团的角度往上看,很明确能接受到大力发展经济的信号,就差有独立且明确的文件落实了。
就连老李都读懂了最近的一些列文件,开始着重布局集团的经济发展。
你要问老李看懂什么了,其实他也没怎么看文件内容,他只看文件签名了。
要说签名有啥好看的,这里又没有什么内容,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用老李的话来说,这签名就等于风向标,风向标指向哪里,他就冲向哪里。
谁复出了,谁主持工作了,谁发表讲话了,谁制定新政策了,这都是内容。
不是李学武要推翻和否定董文学在钢城的管理政策,而是要做出调整。
贸易和合作本身就是拉扯的过程,这才是李学武所理解的良性发展。
只不过从毕毓鼎以及电子厂班子成员的脸上看到的是意外和不解。
或许他们认为李学武的话太过于大胆,对贸易工作的指导太过于激进。
可在李学武看来,如何把一群绵羊带成狮子才是一种考验。
他在钢城只有三年时间,对于电子厂,对于集团来说又何尝不是。
七二年发生了什么事别人不知道,李学武还能不知道,没有竞争力,再没有国际贸易前瞻视角,得吃多少亏。
他在电子厂一转就是一天,跟在轧钢厂、汽车制造厂以及飞机制造厂一样。
这一整天他不是无所事事地闲逛,而是要看,要问,要说,要记,是真调研,不是假糊弄。
从最近他这一系列举动看,辽东工业的工人反应最为热切和直接。活着能动的集团领导还是很少见的,有些人一年也见不着一次,这一次倒是见了个够。
车间里、食堂里、宿舍里以及仓库里,很多工人都在讨论这位集团领导。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