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事小说网>穿越小说>大明:我朱高煦立国,攻略海外> 第64章 大明从上到下对外的偏见与傲慢,朱高煦的决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大明从上到下对外的偏见与傲慢,朱高煦的决意!(1 / 2)

朱高煦带着李定荣与周岐凤看完这段时间自己的成果,随即回到殿内,开始烤着炭火。

“这天可真冷,这都年后了,春耕都要即将开始了,还这么冷,百姓的安置都安排好了吧?”

如今冬雪差不多都已经消融,但给朱高煦的感觉是,这化雪了比下雪的时候还冷。

就他这个身体强度,以及穿着,都感觉到冷,他都无法想象普通百姓面临寒冬之时,会是何等的冷。

李定荣听着这个问题,一脸愁容说道:“王爷,臣所来便是为了此事。

这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从各处来到京城的百姓又增加了五万余人,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臣预计到春耕结束,汉京的难民会增加八万左右,这只是臣的预估。

而这些人的到来,臣都已经在开始安置,不过条件实在比较有限,大多还是在城外搭建营地,用于集中安置百姓,一部分安置在城内。

不过城内许多房屋都很是破旧,有的甚至四面漏风,臣是问王爷,这些房屋可要替百万完善?

以及如今安置如此之多难民,臣已经下拨了粮食,同时往各府也紧急调拨了八十万石粮,如今朝廷的粮食,给大军预留的也不能动,粮食有些不足。

另外则是这次臣下拨各府的钱粮不少,是为让各府、各县能够安置百姓,度过寒冬后开展春耕所用。

但各府的监督尚且不完善,臣担心有人会利用此尚未完善的漏洞,行贪污不法之事,以致安置出现问题,更为重要的则是春耕受到影响。”

“定荣,你说本王的大汉,缺粮了?”

朱高煦很是不愿相信,大汉的粮食,他本来从大明就带来不少,当初他可是还让李定荣从大明购买不少粮食的,就是为了带到这里,用于安置百姓。

那可是几十万两银子,白花花的银子都用来买这些了,后面朱棣又给他送来了不少钱粮物资,尤其是解决了原本安南的官绅,可以说原本安南百分之八十的钱粮,大汉都全部接收了。

现在李定荣告诉他居然缺粮了,对于这个结果,朱高煦是真的很难接受。

虽然不至于让百姓完全吃饱肚子,但起码也不至于达到吃不上的地步吧?

李定荣看着朱高煦惊讶的样子,更加苦涩了。

“王爷,真的缺粮了,我们接手的安南,可以说满目疮痍,天下百废待兴,原先安南各地造反,就是因为百姓没饭吃了才造反。

先前就调集了大量粮食到各地,用于稳定民心,现如今又调拨了大量粮食,如果按照现在这个用度,坚持到秋收有些困难。

而且现在不仅是缺粮,因为天冷的缘故,木炭格外稀缺,府库里已经没剩多少了,根本无法供应给百姓取暖。

现在最为关键的,就是春耕问题,如果不能在春耕之前将安置做好,春耕一旦受到影响,秋收也必然受到影响。

至于难民问题,臣已经派人前往各地探查安置情况,按照原本的安置计划,若是顺利,春耕之后,难民应该会在各地得到解决。”

朱高煦听到这里,顿时知道事态有些严重了,尤其是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原本稳定下来的大汉,这些百姓恐怕就会造他的反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心中虽然急切,但他也深知,此刻不能急,必须要一件事一件事的解决,才是最有效的。

朱高煦当即看向周岐凤,肃然开口。

“刚才定荣所说的地方监督如今缺失,这个问题极为重要,必须要解决。

不能依靠地方官吏的自觉性,这是行不通的,也必然会导致地方官吏的贪污腐败。

正好你在这里,即刻开始,正式建立都察院,你周岐凤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此次你亲自出去,去往各府巡视,在你巡视之后,在各府设立监察御史,各府御史可不通过都察院与内阁,直达本王御前。

不过各府只有五次机会直达本王御前,其余之时按照正常流程,通过都察院上报查举。

都察院的设立,本王不能给你什么人手,因为如今缺少人才,本王可以准许你特别招募。

怎么填充人员,那是你的事,本王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能够做事,且不怕做事!

只要符合这两个要求,其他的你自己看着,必须尽快将框架给本王拉起来!”

周岐凤闻言一震,都察院,这已经是位同六部,不对,七部了,职权可以说非常之大,他周岐凤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可以说是直接跳跃式的提升了。

周岐凤心中格外感动,朱高煦对他这般重任,何尝不是对他的认可以及重视,更是信任。

都察院与其他官职不同,这个位置不需要考虑治理,主要职责就是监督,督察天下。

周岐凤并没有半分欣喜,相反,此刻他只觉得无比沉重,朱高煦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这个位置,其实不好坐,可以说责任非常重大。

尤其是如今初立,更是基本什么也没有,更需要他自己将都察院拉起来,可以说还需要极强的能力,不然都无法在各府快速建立起督察之责。

周岐凤深知,这件事办得好,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位置就稳了,但要是办不好,不仅位置不稳,从此仕途基本看得见了,不再会进入大汉的核心圈。

若是办得实在差,自身性命,也将会有危险。

周岐凤也并不打算退缩,到了这一步,想进,就必须要能够为朱高煦解决困难,李定荣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周岐凤起来来到朱高煦面前,神情肃然,径直跪倒在地。

“臣,谢王上厚爱,臣虽初次为都察院首,必竭力做好,不负王上之恩,不负王上所望!”

“起来吧,你能明白就好,都察院责任重大,不要让本王失望。

前番本王与你说的,你心中要记得,不要忘了初心,切记保持本心。

当初你是怎么说本王的,那股不惧一切的气势,那股子劲,要一直保持下去。”

朱高煦面色欣慰,他让周岐凤掌管都察院,也算是对周岐凤的一个考验了。

就如他所说的,只要周岐凤能够一直保持不畏惧的心,都察院院首,也就是左都御史这个位置,就会一直是周岐凤的。

朱高煦看重周岐凤的,就是那股子气势,都察院就需要这样的人,敢于做事,不怕事,勇于直谏。

周岐凤再次深深一礼,才缓缓起身,目光灼灼的看着朱高煦。

“王上您放心,臣不会改的,臣若在,必时刻警醒王上!

如今事情紧急,臣便先下去准备了,尽快巡视各府!”

“不错,有这样的想法就很好,去吧,另外本王调给你二十甲士,用于护你周全。

此次巡视各府,代表的就是本王,若是发现有人腐烂了,可直接动手,事后上报便可。

各地守备军,你若是有需要,可让身边本王给你的甲士去通传。

你要记住,速度快一些,大汉十二府的监察御史,要尽快确定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