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壑作为大汉未来的继承人,大汉未来的君王,有仁德之心,他是非常欣赏与乐于看见的。
但李定荣更加清楚一点,一个只知仁德的君王,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君王不仅要有仁德、宽容之心,更要有狠辣与无情,该有的魄力与果断,同样必须要有,这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必须拥有的。
他不是真正意义的儒家文人士大夫,他的他的家人在被朱高煦救下,在成为朱高煦汉王府幕僚的那一刻起,他对朱高煦就是绝对的忠心,他只希望朱高煦能够越来越好。
如今朱高煦立国大汉,他只希望大汉越来越好。
朱瞻壑作为大汉未来的接班人,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只希望朱瞻壑有仁德之心,他还想要看见朱瞻壑狠辣果断的一面,只有这样的朱瞻壑,才是适合成为大汉将来接班人的。
现在朱高煦与韦婉芸都不在,若是朱瞻壑无法挑起大汉的担子,那他就接过来挑在身上。
哪怕这样做,他知道绝对会引来朱高煦的猜忌,甚至自己还会死,但他不怕,现在大汉才刚起步,他决不能让朱瞻壑因小失大,哪怕朱瞻壑是世子,如今在监国大汉。
他本来就有朱高煦的密诏,必要时可以不经过朱瞻壑行事,他一直没有用,也是想要帮着朱高煦来历练朱瞻壑,毕竟监国是一个很好的历练机会。
朱瞻壑还是有些犹豫,一直饱读圣贤书的他,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
而朱高煦之前也跟他说过,国家的基石,是百姓,只要百姓稳定,这个天下,再乱也乱不到哪里去。
朱高煦展现出来的仁德,他也一直在向朱高煦看齐学习。
只是他还不知道的是,这些只是朱高煦暂时教给他的,还没有教全,是朱高煦准备在后面才会全部教给他的,但他现在只学到了这里。
说白了一点,如今大汉面对的难题,对朱瞻壑而言,有些超纲了,超过太多了。
而在下方,张辅、靳荣、周岐凤等人,以及跟着朱瞻壑的伴读,大汉淑妃陈姝之弟,陈至。
周岐凤等人不说,是因为有李定荣在,有些话李定荣可以说,他们不行。
而张辅等人不说话,是因为他们是掌兵的,只需要听令行事就行,这个时候说太多,只会引起内部更多的争执。
更何况李定荣说的也没有错,他们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至于陈至,完全是因为朱瞻壑才能在这里旁听并且记录,没有发言的资格,除非朱瞻壑问到。
所有人都在等着朱瞻壑做出决定,因为疟疾的事情,他们已经被耽搁了近一个月之久了。
要是朱瞻壑还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靳荣这些人也忍不了了,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还要迎回朱高煦,如今的朱高煦,在他们眼中,还身陷在大明。
良久,朱瞻壑神情逐渐坚毅,看向李定荣等人。
“现在下去重新统计,能够救治的人有多少,能救的,务必救回来,朝廷已经支出了这么些钱粮,调集了这么多人力,不可无疾而终,更不能对百姓不管不顾。
做到这里,朝廷也算是仁至义尽,做到了该做的,哪怕这些消息传出去,大汉也对得起大汉百姓!父王也对得起天下黎明了!
而那些看不到希望的,就按李阁老所言做吧。
两日之内,务必要将此事解决,然后全力做好迎接我父王回来的准备!”
朱瞻壑满脸坚定之色,他其实不想这样做,他其实还想尝试其他方法,看能不能将其他人救回来,但是,他更关心朱高煦。
如今大汉上下都全部在为迎回朱高煦而准备,虽然他不忍这样做,但这些人和朱高煦比起来,在朱瞻壑眼中,无法相比。
他已经给了足够的时间,也动用了大汉全国之力,但依旧不行,他也确实仁至义尽了。
在朱瞻壑心中,他自认自己没有辜负朱高煦的教导,他没有给朱高煦丢脸。
当这番话说出,朱瞻壑感觉自己整个人仿佛都通透了很多。
李定荣等人看着朱瞻壑,也是满脸欣喜,这不仅是朱瞻壑终于想清楚,做出决断,更是朱瞻壑此刻的改变,他们这些人,都看在眼里。
之前的朱瞻壑,虽然很是优秀,也很稳重,但还有一些呆板,但此刻,比起之前,成长了,改变了。
事情定下,李定荣等人当即下去开始处理,殿内只剩下朱瞻壑与陈至。
陈至收好手中的册子与笔,每一次这样的会议,朱瞻壑都会让陈至记录下来,这是他要交给朱高煦看的。
“殿下,记录已做好。”
朱瞻壑调整好心绪,接过记录看了起来,他在校对陈至有没有如实记录。
见没有丝毫添加别的在里面,完全和刚才议论的一致,才收好。
“嗯,做得不错。”
陈至看着朱瞻壑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开始沉默,犹豫片刻,主动开口。
“殿下,臣虽然不知国家大事,但李阁老臣有听闻,李阁老是跟着王爷一路过来的,一心一意为大汉,今日李阁老说话虽然有些冲撞,臣希望殿下不要生气。
殿下已经将该做的都做了,想来王爷也不会怪罪殿下,如今最为重要的,还是以迎回王爷为重。”
朱瞻壑看着凝神看着陈至片刻,缓缓笑了。
“看来我还不如你通透啊,我不会生李阁老的气,我也没有那个资格。
如今不想那些了,你准备准备,随我下去出宫看看。”
朱瞻壑没有多说,他真的不如陈至通透吗?
至于出宫,这段时间只要有所空闲,他都会出去,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知道百姓的想法,感受民意。
这也是朱高煦教他的,一直待在王宫之内,只会让自己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偶尔自己出去看一看,才能知道真正的民间,且还要秘密出去,才不会被蒙蔽双眼。
朱瞻壑起初是不理解这些的,但只要朱高煦说的,他都会去做,去尝试,渐渐的,就从不理解,到逐渐若有所悟。
尽管依旧还有很多他不理解,但他知道一点,那或许是他如今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加上年纪也小,见识也少,但他都记在了心里。
这次监国,是真的让他成长了很多,许多之前无法理解的,现在逐渐知道了。
一日时间过去,李定荣、周岐凤、张辅、靳荣等人再次来到王宫。
“殿下,已经全部统计完成,明日何时可以开始?”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