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事小说网>武侠仙侠>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第22章 第 22 章 三合一(二进山、是个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第 22 章 三合一(二进山、是个宝……(1 / 2)

第22章第22章三合一(二进山、是个宝……

(一)二进山//

没忙活多久,天色就已经不早了,走回去还得两个时辰,三人只得放下手里的工具,意犹未尽地往回赶去。

回到家,天色还没黑透,汤大强去做饭了,留陶秋菊和汤小米整理这一天的收获。

只能说,少得可怜。

只一些松柏叶、野菜和常见的中药材,其中唯一比较有价值的就是三七了,有比较好的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晒干磨成粉后能卖一点钱。

但因为时间有限,三七也只找到一点点。

眼见着距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上次买来的粗粮和从袁家分得的大米,已经越吃越少了。

加上天气转凉,孩子们厚一点的衣服鞋子,以及家里的厚被褥都还没有着落,一家人不得不筹划着再次进山。

不同于上次,这次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计划在山里待几天,好好寻摸一番。

准备之一就是计划把四个弟弟都带上,因为上去好几天的话,麻烦别人照看不是个事儿,另外也不放心,索性趁着如今天气还好,大家一起进山,到时候孩子们待在大人附近,不会有太多危险。

而准备之二,则是汤大强这几天抓紧琢磨,吸取上次身扑不到野兔的教训,做了一个捕兔机关网。

“我们这几天都不回来,厨房你们尽管用!”陶秋菊给汤显州父子女三人交待道,三人如今还借住在他们家。

汤天宝一脸羡慕,他也好想去进山里啊,可到底关切着自家正在修的方子,遗憾地去不了。

“你们去吧,家里放心,我们会给看好的!”汤显州说道。

“小米姐姐你放心,牵牛花我会每天早上给它们浇水的。”汤凤儿对汤小米承诺道。

一家人这才放心地推开院门走出去。

背上了家里所有的镰刀、柴刀,带上两床破褥子,以及小半袋米和一个陶锅,一家七口大大小小就踏着晨露往后山走去。

走在已经颇为熟悉的蜿蜒山路上,汤小米有一种全家去秋游野炊的感觉,尤其是四个弟弟一路叽叽喳喳,让她仿佛置身于小学生秋游队伍中。

可是举目四望,又会把她拉回现实。

尤其随着太阳越升越高,越来越晒人,汗水顺着麻衣往下流,热得大家汗汲汲的非常不舒服。

“怎么八月底了还这么热?今年这天气可真怪。”陶秋菊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说道。

她已经有些忍不住喘了,实在是这身体太不给力了,明明才三十岁不到,还没有上一世她五十岁的时候状态好。

汤大强背着小承宝走在最前面,不愧是做惯了活计的壮年男子,他腿好了之后体力还是挺好的,不过此时也觉得热,尤其背后还趴着个小火炉子。

听到老婆的话,他想了下说道,“今年好像是比印象中要热,不会有啥天气异常吧?”

“如今应该是温暖期,整体温度较高,但确实好像有点高得不正常了,都这个时间了,早晚还不要穿夹衣。”汤小米说道。

因为几个弟弟在,她话说得比较含糊,其实她记得唐朝以后两百年都属于历史上第三个温暖期,整体温度较高,大雪奇寒和夏霜夏雪的年数的确都比较少。

但这并不意味着如今不会有自然灾害了,干旱和寒潮还是时不时会发生,尤其近些年大分裂时期,人祸与天灾往往相伴而生,只是具体细节汤小米之前没有关注过。

因此感受到天气异常,她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只希望是自己一家人过于敏感了。

“什么是温暖期?”汤承文好奇地问道,只觉得姐姐说话自己怎么听不太明白。

“唔,就是现在整体比之前都暖和,所以叫温暖期。”汤小米解释道。

“外公和你说的吗?姐姐你可真厉害,记性真好!可惜那时候我太小了,对外公都记不太清了。”汤承文自己给了解释,同时小小遗憾道。

另外几个孩子纷纷点头,只觉得姐姐最近经常说一些听上去就很厉害的话。

汤小米三人不禁有点黑线,实在是这故去的外公承受了太多。

见女儿噎住,汤大强赶紧转移话题,“待会儿进到山里不要乱跑,不然被野兽抓去了可就找不回来了!”

几个孩子认真地点头,听说还有猛兽,眼里没有恐惧,只亮晶晶地觉得好奇。

-

这次人多走得要慢一点,太阳到正头顶的时候,一家人才走到上次来的山洞里。

就着洞里留下的灰烬和木柴,选了个稍微明亮点的地方,汤大强手脚麻利地烧上火,把陶锅架上去,闷了点米饭在里面,一会儿就传出米饭的香味出来。

可能是换了个环境,对着全新的景致,几个孩子只觉得有趣,胃口都更t好了,就着酸白菜,刨饭吃得喷香。

看着这一幕,汤小米更觉得像是来野炊的。

她一边胃口颇好的吃着饭,一边再次觉得有这样四个弟弟在似乎也不错,虽然养育负担重,但因为他们在,总能把沉重的氛围搞得轻松起来,看着他们就觉得有压力也有动力,还有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喜当姐姐的汤小米,只觉得自己的觉悟又上升了一层。

“走!爹爹带着你们捉兔子去!”

吃饭完,汤大强扛上汤承宝,让他坐在自己肩膀上,带着其他家人就往上次兔子出没的地方而去。

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他胡汉三,不,汤大强,又回来了!

兔子一般比较喜欢生活在有水源有树木的混交林内,这里离水源不远,四周又很多小树,因此不少兔子都在这里挖洞筑巢。

汤大强观察一番后,带着孩子们把麻网套好,然后吩咐三个儿子站在好方位,四个人呈围抱之势,就开始去各处草丛中驱赶。

扑兔子快是快,但要求猎人具备较高的速度和耐力,而汤大强一家显然都不具备。

因此他想出来的主意便是围猎,在一处布置好网,利用人多把小动物赶到网里去。

很古早的时候便有了围猎这种集体狩猎方式,但大都是利用地形围猎大型动物,像野猪、野鹿之类的,把他们赶到一处死角进行围杀。

而他机智地想到用这种办法围猎兔子,算是扬长避短了,短就是他们一家人如今速度都不够快扑不到兔子,而长就是他们家人多,可以围在一起,刚好可以对付兔子这种攻击力不强的小动物。

现在正是正午,兔子大都藏在草丛或洞xue中休息,被他们一家人丁零当啷一阵闹腾,还真有兔子从草丛中冒出了头。

汤大强身先士卒地扑过去就追赶,不求一扑即中,只求把兔子逼向了网兜的方向。

站在一边高处围观的汤承宝忍不住都屏住呼吸,生怕会打扰到闷头向网子方向跑去的灰兔。

不知道是这只兔子格外傻,还是这个方法确实奏效,只见它在四面的驱赶中,如愿地进入到麻网之中去了。

汤大强赶紧一拉脚下的绳索,网口迅速锁紧,兔子机警地掉头,却发现困在里面出不来了。

“啊!抓到了!”汤承宝拍着手大叫道,兴奋得恨不得马上跳下去看个真切。

还是边上同样围观的陶秋菊一把拉住他,“慢一点儿,娘抱你下去。”

汤大强和三个大男孩子提着网兜里的兔子,脸上全是兴奋,仿佛打了一场胜仗似的。

走近看那兔子还挺肥的,想到兔子各种吃法,全家人都原地乐呵起来。

“爹爹真厉害!”汤承宝一边摸着灰兔耳朵一边接连夸赞道,“哥哥们也厉害!”

小小年纪还知道雨露均沾呢。

“你这方法效率可真不高,有了一次,其他兔子估计都不敢出来了。”陶秋菊本着科学精神,忍不住质疑道。

这么多人上阵围猎,好一会儿才逮到一只兔子,并且因为动静太大,估计吓得其它的都不敢出来了。

汤大强嘿嘿一笑,“山人自有妙计!”

说着把落网的倒霉兔拿出来捆好,就去一边继续布置忙活了。

-

(二)是个宝//

这边汤大强布置开来,一会儿挖坑、一会儿编绳、一会儿布网、一会儿挪石,确保兔子只要碰到里面的一块小石头,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快速启动机关将它困住。

在他看来,只是利用杠杆、斜面等简单机械原理,将力量转化为动力,使机关发挥作用。

可在紧跟在后面的三个大儿子看来,只觉得爹爹实在是太厉害了,这么厉害的机关,他们看不懂,但觉得很高级很厉害。

原来爹爹之前上山都是这样捕兔子的啊,一阵恍然,对待会儿捉到更多野兔都信心十足。

那边陶秋菊带着汤小米和小儿子走去了远一点的山谷里,那处地势相对低洼,明显能感觉到水汽更足,地上的植被更为丰富。

再往前走,脚下就已经没有路了,只得踩着草丛,边走边打量。

小承宝不知道娘亲和姐姐要找什么,乖乖地趴在娘亲的背上,四处张望着。

随着走动得一抖一抖的,他只觉得一阵困意袭来,不一会儿就安静趴在陶秋菊的肩膀上睡着了。

“要不要我来背一下?”汤小米关切地问道。

别看小家伙还小,分量不算太轻,尤其最近吃得好长了不少肉。

陶秋菊轻轻掂了下手上的小屁股,小声说道,“没事,我还背得动,你专心找吧,等待会儿走到

汤小米点点头,继续专心找起来。

这次母女俩商量好,不再漫无目的地随便逛,而是专心只找三七和当归两种,这两种都是相对更值钱的,也是这里山林里确实存在的。

当归汤小米之前在她妈公司的当归种植园里面见过,印象比较深刻。

而三七,还是上次在山里看到过一次,这才知道长什么样。

可哪怕知道长什么样,要在密密麻麻的草丛荆棘和灌木中找到它们,还是颇为考验眼力的。

要做采药人很不容易,不仅需要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和生长环境,才能更好地采摘,另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医疗知识,以便判断药材的质量和功效。

因此这采药人也不是随便谁就能做的,如果只汤小米一个人,她觉得自己就做不来。

“当归喜欢阴湿凉爽的环境。”陶秋菊小声说道。

可惜两人一路尽管往阴湿的地方看,都没有发现。

不过这采药就和钓鱼一样,急不得。

当不当“空军”得看运气,不是人力能控制的。

两人按捺着性子,继续往下边山谷底部走去,很快就来到之前看到的那块平地上。

找了个靠里面的树荫处,汤小米把背篓里面的破褥子拿出来,垫在草地上,一个简易的露天床就制作好了。

应该是一个上午走累了,加上中午吃得挺饱,小承宝睡得很香,放下来都没醒,嘟了几下嘴又偏着身子睡着了,肚子一股一股的很是可爱。

陶秋菊轻轻地把背篓里的破麻衣盖在他肚子上,免得着凉。

“你在这儿坐会儿,看着他,我再去附近找找。”她小声地给汤小米交代道,说着转身就准备往边上去。

“呀!”她指着前面一道阴沟处,忍不住小声惊叫出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