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方铁路建设也要分不同的批次,早一点的地方和最后的地方的时间差距能达到几十年。即使是同为第一批次建设的地区,先后顺序的差距也能差个几年,甚至是十年以上。
哪个地区先建造铁路,哪个地区后建造铁路,这些都是需要商议的,甚至可以说是你抢我夺的。
尽管以后这些藩王都要到海外就藩,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会彻底离开大明,该是他们的封地依旧是他们的,只不过封地的范围可能会缩小,就保留一座城池,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回到王府后,朱樉给朱橚下了帖子,邀请朱橚到王府里赴宴。
“五弟啊,从你拒绝就藩开始这一年多,我们大明也算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工匠也只是做着最基础的工作。”
“如今,大明的这些工匠在你的带领下,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白玉京的神器,还有那个大明皇家大学,大明皇家造船厂。”
“这里面的工匠,哥哥不多要,给二哥来个五六百个。当然,二哥也不白要你的,价格你来提,都好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朱樉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这些器械司和大明皇家造船厂的工匠哪个不眼馋?
尤其是这些器械司的工匠更让这些亲王们眼馋,制造的那些东西涉及民生,航天,军事等多个领域,在以后海外建国中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大明皇家造船厂的工匠也很重要,但是比起器械司来,就稍逊一筹了,因为大明皇家造船厂本来就归属大明皇家商会,大明的亲王都在其中占有股份。
而且,战船这种东西,制造出来可以用很多年,等十几二十年分家之后,诸王对战船的需求量也不算太大。
最重要的是,战船太容易仿制了,这个时代的战船技术含量普遍不算高,只要搞到图纸就能进行仿制,不需要什么技术,更不需要经过培训的工匠。
所以,朱樉这是对器械司的工匠起了歹心,以后这些藩王早晚是要分家的,现在只是集中力量一起在海外建国,但是建国之后,还是要进行分家的,除了生意继续做,其他东西都要进行重分。
朱樉现在是未雨绸缪,等到最后分家的时候,他也能有自给自足的能力。
听完朱樉的话,朱橚都笑了,这就是满嘴跑火车啊,现在器械司的工匠一共才有多少个?还给朱樉五千?这是做梦呢!
不过,朱橚也知道,朱樉这只是在讨价还价,毕竟坐地起价,就地还钱嘛。但是,朱樉不知道,朱樉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
“二哥,这器械司可不是小弟的,说送多少就送多少。小弟只是在管理器械司,具体的人事都是父皇和大哥在管理。”
“二哥,你找错人了,这种事情你应该去找父皇和大哥,只要父皇和大哥同意,小弟没有任何意见。”
朱橚直接说道,朱橚根本不会和朱樉拉扯,一句话就给朱樉打发了。这句话既是朱橚在打发朱樉,也是现在器械司的真实情况,太子标哥的手也越来越长,已经伸到了大明器械司。
朱橚也非常配合的多成立了十个小组,让太子标哥提拔里面的工匠,不过大明器械司具体的业务还是朱橚在负责。
大明器械司早晚还是要交给后代的帝王的,让太子标哥提前熟悉一下也是好的,朱橚和这些藩王只需要带着一些工匠作为种子,到海外重建器械司就可以了。
其实,朱橚早就向老朱和太子标哥提出了申请,到时候每个亲王带上一百工匠就足够用了,再带几个大明皇家大学工学院的学生,就足够在海外成为一个火种了。
现在的大明,工匠奇缺,朱樉根本不可能从老朱和太子标哥那里要到什么工匠,更不可能要到大明器械司的工匠了,现在这些工匠都是太子标哥心里的宝贝。
“老五,这话就不对了,谁不知道器械司是你一手建立的,其中的人事关系还不是你一句话就定下来的?五百多了,那四百人,四百人总可以吧!不能再少了!”
朱樉自然不肯轻易就这样揭过去,又继续说道,他以为朱橚会和他开始谈价,但是朱橚根本不搭他的茬。
不管朱樉怎么说,朱橚就一句话,大明器械司是属于朝廷的,朱橚无权擅自处理其中的工匠。
朱橚没有拿什么保密的需要来搪塞朱樉,那是对朱樉的侮辱,几个工匠还至于对朱樉这个大明第一藩王,大明宗人府的宗人令保密?
“二哥,莫要着急,你也知道这以后我们离开大明,海外建国,这器械司小弟是带不走的,若是小弟真的能够做主,还在意这几百个工匠吗?反正等小弟走后,这一切都和小弟没有关系了,小弟何不做一个顺水人情?”
“只是,小弟是真的做不了主,也不想做什么主,在器械司,小弟现在也只负责给他们制定一个大概的方向,之前还会带着大明器械司的工匠做研究,现在也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了。”
“现在,在大明器械司,小弟只负责具体业务和后勤工作,具体的人事安排,现在小弟已经不管了,只不过是还会向父皇和大哥举荐一些人才罢了!”
几次退让后,朱橚诚心实意的说道。
“果真?”
朱樉说道,看起来,朱橚不像是在说谎。
“自然当真,几百个工匠算什么事情,这点小事,弟弟还至于隐瞒二哥吗?”
朱橚点了点头,说道。
“好吧,那回头,我和父皇,大哥说一说这个事情,我们在外的藩王对这些工匠也是很缺的。”
朱樉说道,这次回来,他自然不可能空手而归,但是他也不打算一个人去找老朱和太子标哥,准备到时候几个藩王一起去找老朱。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