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
“贝汤我不是没喝过,”说话的人不断抚着自己的胸口,“可从来没有这般神异的变化。”
旁人笑话他,“黎大人的手段,岂是我们这些人能够弄懂的?”
“就是,哪怕是普通的贝汤,到了大人手中,也会变为神物。”
如此夸张且毫无逻辑的语言,居然把这个人说服了,他一脸理所当然,“也是,那毕竟是黎大人。”
卢义听着不断点头,反正在他这里,大人做什么都对,伴有异象那更是天经地义,等吃完这顿饭后,他爹往南走,准备继续去修路,而他准备去黄公那登记,领活开始赚工钱,等找到老者,就发现黄公被人团团围住,他根本挤不进去。
黄老五此刻焦头烂额,黎大人因为要修建庙宇,要调动之前修路的人,中途突然改变活计可不是容易的事,要知道现在村子可是有三千多人,想要一一通知到,就已经极其困难。
更何况是从中分出一部分,留下继续修建道路,这部分怎么抽,又怎么精准通知到人,那更是麻烦中的麻烦。
而黄老五还要处理流民加入的事,即使有陶铁生几人帮他,可登记还是得他亲手来,因为那些家伙都不识字啊,就是想帮都帮不了。
现在黄老五左耳是流民登记,介绍自己特长的动静,右耳是问询自己去哪上工的村民,中间还夹杂着送石砖到修路点,却被告知换地方的搬运工们,所有声音挤在一起,都快把他的脑袋挤炸了,胸口更是涌上一股恶心。
黄老五扶着桌沿晃了晃。
这时,有只手扶住他晃动的身体,来人走到他的身前,替他挡住众人的质问,“各位,请稍安勿躁。”
明明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霎那间就如春风拂面,吹散他们心底的焦躁,面容不由自主舒缓下来。
吵闹的噪音消失,众人才发现原来世界能够如此安静,为刚才的争执感到脸红,虽说涉及到工钱,的确非常要命,但好好询问就是,何必像刚才那样咄咄逼人。
黄老五耳根得到清净,那种喘不上气的憋闷得到缓解,他一边大口大口呼吸,一边寻找位置坐下,刚才那只手带着他来到木椅边,黄老五缓过来地睁开眼,发现对方竟是那个来找大人的公子哥。
“老人家没事吧?”
对方温润的声音听在耳中,叫黄老五狂跳的心脏舒缓下来,这种感觉非常神奇,他诧异望着那名后生,本以为对方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现在看来似乎和他一样,对方是天赋之人,“无事,多亏有你。”
赵金隅笑着点头,又去看向其他村民,“大家先按照之前活行动。”
黄老五慌忙提醒,“可是大人……”
赵金隅拍拍老人的肩膀,“无碍,我已经和大人说过,她已将此事交于我,黄公不用担心。”
黄老五被他一拍,吊起的心重新放下,只觉面前的青年才俊是如此可靠,所有的事都可以相信他。
围聚在此的人渐渐散去,没有压力来源,黄老五彻底放松下来,他按照以往的步调,给流民登记询问他们会些什么,一边偷瞄着坐在旁边的赵公子,既然大人说要建庙,着事不可能拖到明天去,自然是越快越好,那么多人需要通知,急都急死了,这后生是怎么坐得住的?
赵金隅发现黄公的目光,对人露出一个浅笑,他继续在这坐了一会然后起身。
黄老五松气,看来对方要开始忙碌,结果和他想的不同,赵金隅却不是去通知村民黎大人的新指令,而是去了厨房,在里面晃悠一圈,再不紧不慢上了公交,去采石场以及伐木点看了看。
等到吃午饭时,黄老五还是感觉不舒服,就和陶铁生说了句,让流民先候着,自己则起身活动活动,顺带帮厨房送下食物,结果来到门口就瞧见赵金隅坐在不远处,见到对方如此怠慢大人的话,他本该怒火中烧,心底却十分平静,仿佛天生就不会动怒。
到底是什么天赋,如此诡异。
黄老五嘟囔着,还是把赵金隅叫起,跟他一起去送饭,给这后生找点事做。
赵金隅没有拒绝,可等到了采石场,他神态有了明显的变化,等所有人吃完,赵金隅缓缓起身,“叨扰各位,黎大人托我找一位采石场的场主,大家可有人选推荐?”
他的话柔和轻缓,明明是陌生人,其他人却下意识顺着赵金隅的话思索起来,“要说人选的话,那肯定是山叔。”
“他脑子好,说话清楚,人也公正不偏不倚,是该山叔当场主。”
“场主山叔来当,我才放心。”
“山叔,来嘛,有好事找你——”
被人喊出来的山叔,是个正值壮年的中年男人,他穿着马褂,露出的两条胳膊粗壮有力,眼睛也清正有神,“是啥好事啊。”
不等赵金隅开口,其他人就七嘴八舌说清前因后果,山叔思考后并没有推辞,“那就却之不恭了。”
赵金隅点头,“那就麻烦你统计在此上工的村民人数。”
山叔居然脱口而出:“大约在一千五百名左右。”
村子无论是修路,还是修建石砖屋,都要用到山石,所有黎大人安排最多的人来开采石料,确保原料充足。
赵金隅望了他一眼,“那你来挑十五个百夫长。”
山叔知道这是对他的考验,能不能坐稳场主的位置,就要看他的应对如此,山叔去人堆里面转了一圈,便领回来十五个人,一一介绍起来。
赵金隅边听,边分神观察其他人的反应,如果这位山叔举贤只想着亲,场主定不能交给对方当,不过旁人的表情羡慕归羡慕,却没有嫉恨与不服,看来山叔选出来的人,采石场的大家是服气的。
于是他对众人说,“请大家排队。”
村民虽然不解,却还是听他的话行动,很快排好队伍,赵金隅让他们依次上前,到一百个,就分配到一名百夫长手下,就这样十五人分配完,还剩下一小部分人,山叔再选出第十六名百夫长,将这些人统统分配过去,让他们牢记自己所跟的人。
至此,采石场的人数就一目了然,共有一千五百三十九人,“之后再有村民加入,便继续添增百夫长,将人往里面编。”
山叔点头,示意自己知晓。
赵金隅对那十六名百夫长道,“你们从自己领着的人中,挑十名什长,再让这些什长挑九人形成一组,之后场主管理百夫长,百夫长管什长,而什长管另外九人,每日的活计以及工钱分发,都将由各位代劳,麻烦了。”
山叔以及各位百夫长连忙道,“不麻烦,不麻烦。”
赵金隅一笑,对山叔说,“现在大人的重心还是在采石上,一至七号百夫长继续在此采石,八到十五号则前往新的采石点,之后引发的问题就劳烦山叔多费心。”
山叔连连摆手,等赵金隅走后,黄老五还没回过神,他和山叔一同望着赵金隅的背影,这次心中就没有对文人弱不禁风的轻视,如此复杂如乱麻的局势,被赵金隅几句话就梳理清楚,打理得井井有条,这就是人家有本事。
“后生可畏啊。”
黄老五和山叔对视一眼,从对方那看出惊叹和喜悦,黎大人有这样的人才相助,那就是如虎添翼,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这样的事还在伐木点,修路队、搬运队、厨房等等地方上演,赵金隅给每个地方都设立场主,然后编号添加百夫长什长,明确村民的上官,再给不同的小队,分去不同的任务。
之前黄老五烦恼的,无法向村民传递清楚何人去修路,何人去修筑庙宇的问题,也被轻轻松松解决,最后那名百夫长率领的村民去修缮庙宇,这已经足够,其余百夫长则领人去修路。
通过什长传递消息,村民都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有活干就有工钱,心中有底气自然不会像先前那样,将黄老五团团围住讨要说法,以后有任何变动,传递的人只要告诉各个场主,再由他们层层通知下去,就能很快传递给村民。
为此,赵金隅专门设立了驿差,就由黄二流担任,因为村内的猎犬十分亲他,遇到着急的事,黄二流能骑上猎犬快速出发,而且这人口舌不错能说会道,是当驿差的好人选。
于是村民发现,虽然要做的事比以前多了,完成起来却更快,而且有什么奖励好处,他们也能最快知道,动力满满干完整天的活,早点拿到奖励。
而最最让人开心的是,工钱涨了!
原本一天,大人五十文,小孩三十文,随着村子各个建筑增加,这钱逐渐变得不够用,大家还没烦恼多久,就涨到大人八十文,小孩六十,日过得顿时富余许多,想买点什么,吃点什么,也不用犹豫担心。
村子热闹得仿佛在过年,人人脸上都是笑意盈盈,见面人还没开口,就先是一阵笑,哪怕火辣的天气都变得温和起来,老人坐在烛火下,跳动的火光照亮他们满是幸福的脸,所有人都没这般幸福过,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