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5章 办学堂(1 / 2)

第145章办学堂

对于开办学堂,黎默言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想法,而且有这个想法有一段时间,正好趁开智这个buff建起来。

可能是上辈子生活过的国家有义务教育,加上她自己个人的经历,让黎默言认为人肯定要读书,虽然不一定能靠读书改变命运,可起码读书后,能辨善恶明道理,遇到困境时也知道怎么做,更不会轻易被人骗了去。

所以她开设学堂,并不是说想要教出多么厉害的人才,而是希望这些孩子能懂道理,树立正确的善恶观,知道更多的事不会骄傲自大,才能保持谦逊以历为戒,走出更顺利的人生,而不是在懵懵懂懂的年纪,什么都不明白,就草草结婚生子。

虽说她也知道人这种生物有多头铁,很多时候不是自己摔过跤,就根本不会吸取教训,而更多则是即使已经犯过错,人以后还会犯同样的错,但她建起来的学堂,能帮上一位学子就足够了。

黎默言思索间,她要找的人已经到来,随着星光县名声远扬,加入进来的人中就有不少教书先生,之前他们当中就有人找到自己,希望她能建起官塾,只是当时因为各种条件限制,黎默言没有同意。

她知道这位教书先生找到她,也是因为那时星光县内没有合适对方的工作,作为读书人,做不了也做不来力气活,所以大多数读书人,她都安排去做账房,或者进各个部分进行文职工作。

“杜先生,活字雕刻的如何了?”

来人正是杜正明,他是来的这群读书人里头学问最高的,自身还带着一个【劝学】的天赋,由杜正明教导的学生,将更容易静下心学习,这也是之前全民学字时,她之所以选择杜正明来的原因。

等这个学字节目结束后,黎默言就把雕刻活字印刷的任务交给他,由对方主持,如果处理得好,她准备之后让杜正明做学堂的堂长,管理其中的教书先生。

杜正明被问起,脸上没有任何慌张,“大人,已经制出,随时能够进行印刷。”

黎默言就叫他领路去看看。

活字印刷这个技术,对于印书而言非常有用,可以大大缩短生产一本书的时间,同样是缩减成本,否则以前全靠读书人自己抄写,读书人数量本来就少,抄书速度慢又累不说,而且容易抄错,错一个字一页就得重新写,最重要的是价格高,她想要做义务教育,没有活字印刷术根本不用想。

而作为这个印刷术里最重要的字块,制作起来是比较麻烦,以前她看过视频,用的是黄泥,需要一遍遍洗,去掉里面的杂质,得到质地最为柔软细腻的黄泥,晾干之后又有再次踩松,之后就是封上三个月,取出后分成小块揉搓。

之后才是重头戏,每一个字都需要雕一个小方块,说实在话她作为看视频的人,都觉得累得不行,感觉世上没有比这更费心的活,根本想不到实际操作的人要花多少心血和耐心。

其实她把这个任务交给杜正明时已经有点晚了,时间完全来不及,对方如果说没做好都很正常,可偏偏说做好了,那她得好好看完成度。

黎默言不介意慢工出细活,可如果有人以次充好,从而借此来邀功,那她肯定不会轻轻放过,这样的头可不能开。

杜正明应了声,跟着一起上了蜥车,就往印刷厂跑去。

等到地方进门,黎默言就看到有大堆铁块装在竹篾里,就摆在窗户边,阳光顺着乌黑的金属流淌下,反射着微弱的光,瞧着非常精细。

杜正明快步走到窗边,拿起一个铁块对她展示,“大人请看,这就是我们做出的字块。”

黎默言伸手接过,触感冷硬是铁,大小和鸽子蛋差不多,字块五面十分光滑,没有任何毛刺,只有朝上的那面有凸起痕迹,刻有一个个反着的字,之后只要刷上墨,就能在纸上印下文字,而这样的凸痕,要比凹陷的字痕好很多,她更喜欢白底黑字,而不是黑底白字。

杜正明见黎大人拿着字块把玩,适时开口说明前因后果,“之前领下您的任务,我本想制作泥块烧制字块,可这个过程太花费时间人力,而这时我正好看到从铁妖族地回来的铁姑娘,她是去取铠甲,我想到铁块同样可以做成字块,就问了她这事,没想到次日铁姑娘就把铁字块捎带回来。”

原来如此,并不是黎默言之前想的投机取巧,她的态度转变为欣赏,这位杜先生没有读书人的迂腐,而且颇有些随机应变的急智,是学堂堂长的好人选,于是她将这件事告诉对方。

杜正明的眼中闪过惊喜,随后变为坚定,“多谢大人赏识,我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黎默言说了两句勉励的话,就将话题转到教材上,其实她之前都已经想好了,暂时就是设定两门主课,语文和数学,语文主要学习前人的智慧和风骨,数学则是学会简单的算数,至少能知道自己钱付出去,能找回来多少。

对了,还要加一节体育课,这是用来锻炼体魄的,虽然不用六艺要求那么高,一个好的身体还是要的。

学堂位置她也早就想好了,就跳住宅区附近的,如果没空位就建二楼三楼,这样走个几分钟就能到,由于星光县的人数一直有在统计,所以八岁到十五岁的孩子少年共有一万多,数量占了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有这么多年纪小的小孩少年郎,黎默言倒是不意外,毕竟生存条件越恶劣,人的平均年龄就越年轻,其实星光县不到二十岁的人占了总人数一半,剩下的大半是二、三岁的青中年人,四十岁以上按照现在的社会情况,其实已经算是老人,在接连的灾祸下,身体素质下滑的老人很难挨过来,所以数量会比较稀少。

考虑到现在大家的日子刚刚好起来,各种物欲爆发,啥都想要啥都想买,全部沉迷赚钱,这种情况下,半大的孩子其实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让这些孩子放弃赚钱,去反而要花钱的学堂,恐怕会有不小的阻力。

黎默言短暂思考之后,决定先放弃招十岁以上小孩进学堂的想法,对方想要来读书当然欢迎,如果不来,她也不会强制对方过来,这种强迫领民违背自己意愿去做某件事是最差的做法。

想想也知道,如果是她自己不想做,却被人强迫去做,不做就是违法违规,都会气炸了,百姓也是人,将心比心他们会不生气吗,即使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他们好,一样不可取。

其实处理起来很简单,只要等学堂做出成绩,到时候她不用开口,大家都会抢着来上学。

十岁一下的孩子数量要少很多,总共才三千,里面还包括刚刚出生的婴儿,她想想觉得可以将门槛降低,定为六岁就能上学,将这事和杜正明聊了聊,因为那个劝学的天赋,希望对方能来带这些六七岁的小孩。好让孩子更快静下心。

之后就是教材的选择和印刷,以及通知家中有小孩的人学堂开张一事。

现在条件好了,大家过日子不需要缩衣节食,一日不光能吃三餐,还能买些小食零嘴和水果回家,晚上看电视的时候继续吃,衣服穿得暖不说,它们开始有不同的功能,有外衣内衣睡衣,还有什么居家服。

大家以前谁见过这样的阵仗,全家能穿上自己的棉衣都算是富裕,往往都是一套衣服一家人轮着穿,一个冬天都不见洗,还什么居家服,他们在家里根本就不穿衣服,全缩在棉被里取暖。

要是连棉被都没有,那就只能往衣服里多塞点稻草,趁白日暖和的时候多砍柴,硬生生烧柴挺过去。

有黎大人后,他们也是讲究起来,在外面劳作穿一套,回到家就换上干净柔软的居家服,休息日出去玩,还要穿另外一套漂亮的,以前家里连衣柜都没有,没衣服装什么,现在衣服多得衣柜都装不下,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既然不愁吃喝,十岁以下的娃力气小,也不指望他们能干多少活,黎大人都派人喊他们去读书,那就去读书吧,至少学会算数还能当账房,坐在屋子里算账,总比在面朝黄土背朝天轻松,风吹不着,雨也淋不着。

当然不可能每一家都愿意去读书,来通知的人想到黎大人教的话术就说,“真不去啊?”

对方斩钉截铁,“不去。”

通知的人点点头,“那行,我给你划掉。”

他一边往外面走,一边和旁边的人念叨,“学堂是黎大人见小孩满大街乱跑,在蜥车中间窜来窜去危险,找人专门带着,咋还有人要拒绝?”

“可能是嫌学费贵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