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后面的儿子就算也是有才华的,也越不过梁聿这个长子去,恐怕都是以作为长子未来的左膀右臂培养的,只有这样一个家族才会兴盛。
对于梁家的情况,荣四掌柜的也知道一二。
从前梁勉还在扬州做个教书先生的时候,与荣四掌柜的就是熟人,后来因为他家梁大郎,书信一来一二去,如今也称得上是朋友了。
梁二郎和梁三郎还是荣叔闲的同窗,荣四掌柜的对梁家的了解那是只多不少。
他知道除了梁聿之外,梁家次子和三子也十分优秀,全部都在甘泉书院的甲班。
甚至连他引以为傲的儿子都说过,梁二郎诗才是书院学子中之最。
荣四掌柜的也知道,毕竟当初小报开始的时候的四大书院的诗赛还是他在幕后主持的。
至于看起来名不见经传,好似被两个兄长光芒掩盖的梁三郎,荣四掌柜的也是前段时间才从儿子嘴里听说,梁三郎的策问些的那是连夫子都要夸说“他都觉得没有毛病可以挑”的地步。
荣四掌柜的心里想想都羡慕,能生儿子的人家不少,可是这么“会”生儿子的人家可就少了。
梁勉上辈子是做了多少好事,这生出来的儿子一个比一个优秀!
哦!他自己本人还是秀才科的榜首!
他们梁家的祖坟是建在了天下出文气的眼上了吗?怎么一个比一个厉害!
……
甘泉书院,乙舍宿舍最里院,梁聿宿舍内。
“郎君……”何入海担忧看着自家郎君猛然阴沉下来的脸。
“这小子!”梁勉手里捏着一张薄薄的信纸,此刻他拳头紧握,手里的信纸都随着褶皱了。
他一口气没有上来,突然爆发一整咳嗽,连身子都佝偻了起来。
梁勉身上当初在马球比赛上受的伤虽然好了,但到底流了那么多血,身子骨一时半会儿还是虚的,看了手上书信之后,气急攻心,这一阵猛烈咳嗽,身体都摇晃起来了。
“郎君!”何入海本来就担心他,这会儿紧忙上前一步,他这一上前,目光向下一扫,就看到了梁勉手上捏着的书信里写的内容,虽然只有几个字,但也立即明白怎么回事了。
何入海跟着梁勉这趟来甘泉书院,是因为接到了甘泉书院山长托人带过来的口信。
甘泉书院的山长,虽然比梁勉大上几岁,但是当年也是同梁勉一同读书的同窗。
当初梁家三个儿子进入甘泉书院的时候,他就得了梁勉这个老同学的信,要多多“关照”他家几个儿子。
只不过当初梁勉急着扶棺回禹州,甘泉书院山长也因为一些私事暂时没在扬州,两方也没仔细说,只是梁勉留了封简短的书信给这个同窗好友。
山长回来之后,才知道梁聿三个儿子,除了长子在丙班,次子和三子都继承了亲爹的才智,才初入学已经是甲舍数一数二的学子了。
他还道是老友长子天赋不行,但还有两个有天赋的儿子,他自然把“关照”的重点放到了二郎和三郎身上。
当然这个“关照”不是普通意义的“关照”,而是山长连同夫子的加倍加强加难作业。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小学生减负的说法,能来甘泉书院念书的,那水平也已经不是小学生的水平了。
只不过甘泉书院的山长还不知道,梁家的长子才入学就就开始藏锋,天赋比两个弟弟还高,偏偏是一个不止进取的。
后头梁勉回来之后,他家长子偷懒的事情就藏不住了,山长也是没想到,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让一个好苗子和荣家的纨绔一起逃了半年的课。
这万万是不能忍的,换舍是不能换了,没有一个公开的考核,就把人升到甲舍,这是不能服众的。
换舍不行,难道他还没有别的办法吗?!
所以这翻年之后,梁聿不但要好好上课,作业功课甚至比甲舍的学子都还要难还要重。
梁聿这回就算想要继续装也不行了,只能老实做作业,这一年交上来的作业也是让丙舍的夫子咂舌。
这不过一个春节过去,这孩子怎么就和换了一个人一样。
山长也是对梁聿特别关心,但他作为山长,也是十分忙碌的,没有办法时时刻刻都盯着梁聿,要不然的话他就自己收下梁聿教导了。
这回从京城回来,同丙舍的夫子打听了一下梁聿的消息,然后就听说,梁聿请了假,说是要和家中长辈游学去。
山长:???
游学,游哪门子学?
又是和那个长辈去游学?
他家长辈,不就梁勉吗?
这能不通知梁勉?
梁勉听到消息,就第一时间带着何入海过来了,在梁聿夫子那边问不出东西出来,另外两个儿子也以为兄长只是要忙编辑社的事情所以才找了一个借口请假,几乎也是一问三不知。
然后来了梁聿的宿舍,就看到了这么一封信,信封就用草书大喇喇写着“父亲大人亲启”。
梁勉忍着气拆开,里面就轻飘飘一张纸,上面写着: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子游学去了,带了团圆二人结伴,就在扬州府周边行走,父亲不用多担忧。
对了,记得要像母亲保密,免得她担心哟!】
最后还画了一个可爱的表情包。
梁勉看着那个歪嘴吐着舌头的熊猫小人,他能不气吗?
不吐血都是他身体好。
他怎么会有这种糟心儿子!
怕他母亲担心,就不怕他这个父亲气出好歹吗!
有什么事情比儿子搞事更生气,那就是儿子搞事了,他这个当爹的还要帮这个儿子瞒着他娘!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