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他名九思
被九郎的叔伯辈称呼为“贤弟”,梁聿也没想着自降辈分,大家都是兄弟,可以各论各的嘛!
大不了以后,他勉为其难当九郎的爸爸就好了……
当然这话梁聿也就在心里想想。
至于大都督问的问题,梁聿倒是想起一个东西,那就是信号弹。
这东西还是简单,就是以颜色区分要传达的意思,敌军要是仔细研究的话,时间久了也是能破译的。
不过还是有优点的,信号弹上空带着一串烟雾,就算白天也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又是在上空,不怕有眼神不好的瞅不见旗语,只要约定好各色信号弹所表达的意思,只要对应信号弹升空,立刻就能向我军全员传达消息。
这就类似狼烟,像当日在海上,梁聿就是靠升起狼烟,引起巡海祝家军的注意。
这信号弹做好了可比狼烟要简便多了。
毕竟将士们如果在紧急行军的路上,可是来不及升起狼烟的,要是有一个信号弹,从怀里掏出来,火折子一点,嗖就上天给其他方向的同袍警示。
梁聿缓缓开口,果不其然,一说出这信号弹,大都督又是如获至宝。
当然开口第一句话是:“贤弟,你可会做这信号弹!”
梁聿心想,他要是不会做,说出来逗他玩吗?
看着大都督眼神里明明白白写着“我现在就想见识一下”这几个字,梁聿缓缓道:“做是会做,只是不知道军营里有没有我要的这几样材料。”
大都督让梁聿先说,需要准备那些东西,要是营里没有,他这就着人去找,又让梁聿细说说这信号弹做法是否复杂,知晓材料里有火药的成分,又询问携带是否安全。
梁聿都一一回答。
“照你的说话,如果找到特殊的添加剂,还能做出红黄绿三色的信号弹?”
梁聿点头,“这样能传达的信息更加多,比如红色,就可以用来警示前方危险,或者撤退的型号,绿色可以表达安全,黄色可以用来请求支援。”他简单说了一下。
“也可以把几个颜色的信号弹组合起来用,和旗语也差不多。”
大都督点头,也觉得是这个道理,而且这信号弹比旗语还要方便。
梁聿又说,这改变烟雾颜色的材料也可以直接用在狼烟上。
信号弹做出一个,如今还不知道价格要多,但如果在平稳的地面上,比如说原本就用狼烟和旗语沟通的哨塔,只要把色粉投进原就有的狼烟里,这样肯定是比信号弹要节省银钱,还能传达更多的信息。
大都督点头,梁九思说的十分有道理。
这么一整天的时间,梁聿都在军营里和大都督形影不离,若不是天色已晚,军营里又不能让外人留宿,大都督都恨不得邀请他的梁贤弟今夜在军营里与他抵足而眠。
大都督有心明日再邀请梁聿来军营研究这信号弹还有望远镜,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他肚子里能再吐点能运用在战场上的东西。
只不过可惜,梁聿说自己明后几日都与友人有约,大都督恋恋不舍,又劝说了几句,听到梁聿说与人有约在先,实在不好爽约,这才没有办法,又与梁聿约了几日后的几日,说要与梁聿再畅谈个几天几夜。
梁聿笑吟吟应下,他本来就是个社牛性格,和谁都能说的上几句,就算是大都督,脱下位高权重的衣裳之后,梁聿觉得他也和自家老爹没什么区别,说起来,大都督还比他家老爹要和蔼可亲呢!
至少不会拎着个大棍子,追在他后面扬言要打断他的腿。
再且说了,现在大都督这里凑不齐做信号弹的材料,过几天估计也能找齐了,到时候他过来估计就是帮忙做信号弹,毕竟别人也不会。
到时候忙都来不及,大都督今日瞧着闲,其实也是个日理万机的,沿海倭寇屡屡来犯,虽然已经打了几场胜账,但那些倭寇比泥鳅还滑溜,入海和就和鱼一样,可叫我军头疼着呢!
大都督作为主将,真有没有时间过来和他聊天还两说呢。
而梁聿所说的朋友——他在台州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能有什么朋友,还不就是九郎吗?
梁聿想着几天之后的忙碌情况,心想着还是在材料没到位之前,和九郎一起多玩几天。
童年就这么几年的时间,要是错过了,长大了再玩都没那滋味了!
如今长得已经不比成年人差多少的梁聿,心中依旧还厚颜无耻把自己划拉在拥有童年的小朋友队列里。
他不要脸想,就算他不是,九郎也是啊!
嗯!他是为了保护九郎欢快玩耍的童年。
清明前正是踏青,放风筝的好时节。
梁聿租了个小院子住着,还叫团圆去买了竹子和纸,明天打算把九郎叫出来之后,上午一起做风筝,下午在去郊外放风筝。
晚上他们还可以一起写一篇清明采青放风筝的文章投给《垂髫稚学》,九郎写风光,写如何辨别艾叶,和当地制作艾叶青团的风俗,他可以写风筝从一根竹子开始到飞上天空的过程。
心里这般想着,梁聿出军营的步伐都快了许多,大都督派遣出来送梁聿出来的亲兵,看着梁聿翻身马上,马屁股飞沙扬起,不自觉嘟囔一句:“这梁家郎君可真是雷厉风行啊!”话音才落,心中又想到,或许就是这般才合得上他们大都督的性子,怪不得大都督对他如此青睐。
九郎本来是没有答应梁聿说出门,因为倭寇的缘故,她总觉得外面不怎么太平,便约了他来祝府,原本是打算她也学学那折扇是怎么做的,她也画一把送给梁聿。
但是梁聿拍着胸膛表示,外面太平的很,就算不太平,不是还有他吗?
又在信中极尽所能描绘了踏青放风筝所能体会到的美妙风光与乐趣,几乎把这辈子都能用到的繁华辞藻全用上了。
梁聿写文章是梁勉这个前秀才科金榜题名的榜首教出来的,其水平高低自然不言而喻。
九郎本就是个耳根子软,经不起梁聿几句话的人,梁聿一封信,两封信连两个时辰都隔不到地悄悄往祝府里送,堪比现代发短信的架势,信里更是什么好哥哥、好弟弟,我的大宝贝,此生挚友,这是我一生一次的请求这般话语都能下得去笔,九郎更加经不住了。
一封信写好,叫绿衣换了男装,紧忙送到府外等着的团圆手上,那急促得,只求梁聿快收了笔下那些叫人脸红发臊的话儿。
团圆快马加鞭,当两人之间的信使,不消一盏茶时间,就把九郎回信送到他家郎君手上。
梁聿拆开信来,薄薄信纸上只有硕大一个,笔力几近破纸的“好”字。
字体还是梁聿在书院时,教九郎糊弄夫子功课时用的草书。
“这小子,敷衍我呢……”他嘟囔着,话语似不大满意,可唇角却是向上的。
……
就梁聿和九郎在郊外踏青放风筝这一日,沿海又有倭寇来犯,昨日梁聿和大都督紧急做出来的望远镜算是发挥了大作用。
在倭寇还没有登岛之前,我军瞭望塔才拿到望远镜正新鲜着的放哨兵,就瞧见了一股倭寇先行军,只穿着一条兜裆布跃入海中,那都是倭寇专门培养出来的,能在水下藏很久的时间。
不知道是打算潜游入我军,造成骚乱,还有有别的打算暂时不知道,但能肯定的是倭寇肯定不怀好意。
瞭望塔放哨兵,立即把消息传回去。
我军立刻做好应对,让想要做小动作的倭寇有去无回。
绞杀了几个倭寇刺客之后,更是乘胜追击,大都督亲自率兵,甲板之上,手拉重弓,直接留下了敌首的小命。
后来用望远镜仔细看了一下——哟吼!还是倭寇方小有名气的将领!
望远镜立大功,上大分啊!
大都督意气风发,原本雀奴儿的“小千里眼”他要叫手下小兵送还给他,今日也打算破例亲自送回去,也好叫雀奴儿听听他爹今日在战场上的威风。
回到大都督府,雀奴儿却在生气,不为什么,就是因为他发现今日阿姐出去玩,竟然不带他。
见到爹回来,本来想和爹告状,可惜他爹张口闭口就是今日战场上的威风,再一个就是那梁九思。
雀奴儿看那梁九思不顺眼着呢,原本还想要找机会再上上他的眼药,结果今日听到他爹话里意思,就差张口说上一句“梁九思怎么不是我儿子呢!”,他就知道在他爹这里是上不了梁九思的眼药了。
他心里暗骂这姓梁的讨厌,竟然偷偷讨好他爹,这么大年纪了,难道还臭不要脸要和他这个亲儿子争宠吗?!
早慧的雀奴儿又在心里给梁九思记了一笔账,心里想着,既然在阿爹这里告不了他的状了,那就告诉阿姐,反正除了阿爹,他还有阿姐!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