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粉条汤的二人坐在后院的小凳子上吹着公社里的电风扇,清凉的风在耳边呼呼的响着,方应礼终于在这样大热的夏天里体会了一把有冷风的感受。
这天随时都可能下雨,他们没有到田里去练习开拖拉机,后院的空地不小,足够他们发挥糟糕的车技,只是要当心这四周的墙。
今天是正式教来了,还有十数名之前开红卫-40型拖拉机的师傅们。
其中不乏有方应礼熟悉的身影,林国庆一来就奔着方应礼这边,连郑高建都要靠边站,他嘴里说个不停,叭叭地都是有关红薯地的事儿。
“现在藤长得老快了,有些过高的我就按你说的都掐了尖,这掐尖之后,长得更快起来,我本来想着要不要挖一株瞧下红薯结得怎么样了,没舍得。”林国庆憨厚着说。
郑高建在一旁听得有趣,忍不住插嘴:“你怎么像个傻愣子似的,不就是红薯嘛,搞得跟没见识过一样。”
“你厉害,等你真的见识过了,你也会像我一样。”林国庆回嘴反驳。
郑高建双手抱胸:“好啊,不是说下周就要喷洒肥料,我到时候就去看现场,看你说的这么神奇。”
他的好奇心早就被勾起来了,不过是习惯性地想要呛林国庆几句。
林国庆知道他的尿性,理都不理他地继续缠着方应礼聊天:“应礼,你都好多天没过来了,到时候施肥的时候你可要来?”
“去。到时候你先把需要的肥料备好,我当面给你配比例。”方应礼道。
“好嘞,这点我已经有经验了。”林国庆拍拍胸口,让方应礼放心。
这是早几天前就确定好的事情,不确定的就只有喷洒的肥料比例是多少,这需要方应礼到时候亲自过去,再根据红薯的生长情况来施肥。
没过多久,大家的注意力逐渐被转移地落到远处的空地上,方应礼坐在小凳子上起身,看着郑高建跟林国庆道:“你们俩先来?”
两人当然没有问题,他们在这些人里算是开拖拉机经验比较丰富的,只一天的时间,就掌握了丰收-35型拖拉机的基础操作。
后面陆陆续续过来的老师傅也不赖,他们上手得比这两人还要快,都不需要方应礼多费心,指导几句便知道该注意的在哪里。
让方应礼费心的就小孟一个人,小孟这个拖拉机小白,每次坐上操作台都莫名的紧张。他紧张起来,双手会无意识地加重用力,导致每次启动拖拉机,人都差点被拖拉机剧烈颤动的机头给震得飞出去。
尝试几次后,他依旧不得要领,哭丧着脸说道:“方指导员,要不然我还是现在放弃好了,反正我也学不会。”
“你现在放弃了,前面的用功便全部作废。”方应礼声音清冷地道。
小孟咬着牙:“可我就是很笨,你说了那么多次,在操作方向盘的时候不要紧张,我还是很紧张,我还很害怕,怕把它开到墙里去。”
方应礼拍拍他的肩膀,想象着这人是学弟,鼓舞道:“这不是你擅长的领域,你一时半会学得慢很正常,你要是现在放弃了,你看那边,郑队长肯定会嘲笑你。”
小孟呆了呆,他扭过头去看自家队长。
自家队长开着拖拉机,畅快地在空地里绕着圈,周围扬起漫天翻滚的黄色灰尘,周围离得近的几个生产队队长都猝不及防的吃了一嘴灰尘。
不多时,辽阔的空地上传来一阵骂骂咧咧的讨伐声,都在痛骂郑队长的话,让他停下来,要不然群殴上去。他们嘻嘻哈哈,又骂又笑,俨然是热闹的开玩笑场面。
小孟没放在心上,却还是想着方应礼说的那句话,他队长真的是那种会嘲笑他的人。平时里就会说他像个瘦猴子,瘦不拉几的连五十斤的水都扛不动,要是被他知道他连拖拉机都开不会,肯定又被嘲笑一顿。
他咬咬牙,目光坚定下来:“方指导员,我不会就这么放弃的,我要继续学!”
另一边,郑高建的拖拉机终于被拦截了下来,一群人蜂拥而上,把他从高台上拽下来,几轮推搡下去,逃离出来的郑高建哪里还有刚才的神气样,灰头灰脸的出现在方应礼的面前。
方应礼愣了下,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这群娘养的家伙,一言不合就用泥糊人,太不要脸了,那么多人欺负我一个,好不要脸。”郑高建还不忘在方应礼面前啐他们几口。
“咦,小孟呢,跑哪里去了?”他说完,左顾右盼地找了两圈,没看到人。
方应礼伸手指向一处:“他在那里。”
郑高建嘴角抽抽,擦着脸上的泥巴吐槽:“怎么还在那里犟着,早就跟他说过了,他不是这块料,偏要听你的学什么开拖拉机。”
“他挺好的。”方应礼道。
“就他?还挺好的啊?”郑高建噎住,手指头指向自己,“那我不就是顶顶好?”
方应礼:“……”
方应礼不说话了,他没郑高建这么厚的脸皮,这样的话他接不下口。
就在这时,天空亮起一道刺目的闪电,闪电在云端里若隐若现,“轰隆”的雷鸣震耳欲聋。
云层在瞬息间翻涌澎湃,呼呼的风吹得杨桃树飒飒作响。
灰尘扬眼,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句:“下雨了!”
淅淅沥沥连成线的雨水从天而降,哗啦啦地瞬间模糊了人的双眼,视线变得不够清晰,方应礼微微眯起眼睛看向后院空地,来不及避雨的人还在外面奔跑着过来。
其中就有小孟的身影,他刚还在尝试着重新启动拖拉机,一声恐怖的雷鸣声吓到他手中的Z型启动器掉到地上差点砸到他的脚。
他慌忙地捡起地上的启动器往后面的屋檐底下跑。
没跑几步,大雨就砸落在他的身上,将他全身上上下下都淋成了落鸡汤。
等他跑回到屋檐下,忽而有条柔软的毛巾砸到他的脸上,小孟下意识地去接,拿下脸上的毛巾就看到郑高建那张阴晴不定的脸:“你傻吗,都起风闪电了不知道往回跑。”
“我,我没注意到起风了。”小孟心虚地反驳。
郑高建更来气了:“你还知道顶嘴,赶紧擦了,这毛巾还是方指导员跟我去拿回来的,你们用完了记得洗好还回来。”
后面还是跟其他几个跟着一起淋湿的人说的。
其他人:“……”
刚才参与糊脸行动的人:“郑队长别这么小气啊,不就是条毛巾,下次有机会我送你条全新的。”
“我呸,就你那小气样,还送新的给我,我怕不是在做梦。”郑高建果断拆台道。
“行了你们,这是公社里的公共物资,不要把我的话当屁放,是谁拿的我都可是记得的啊。”
大家也没有真的不还,笑呵呵地把这个话题给岔过去,转而吐槽起来今天的天气来。
“天气预报不是说只有阴云不下雨吗?”
“咱们县的天气预报你也信?反正今天电台说不下雨的时候,我就带伞了。”
“我们顺路,回去的时候你伞借一半我用用。”
接下来的半天,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大家没法继续在空地上练拖拉机,郑高建便派两个人去把在空地上淋着雨的拖拉机开到后方的停车库里。
陈彬躲在安静的角落里趁着有空写着工作报告,至于方应礼本来是想拿出笔记本画排水渠设计图的,结果林国庆跟郑高建两个人缠着他不放,拿着一堆知识理论跟他商讨水稻种植的问题。
方应礼:“……”他一个头两个大,两个大老爷们一言不合就要吵嘴,他的左右耳变成吐槽桶,不停地接收垃圾信息。
他闭了闭眼,揉着疲惫的太阳xue,想着要是现在雨停了多好。
好在没过多久陈彬手中的报告写完了,他在人群里找了一圈看到了深受折磨的方应礼,走过来将他解救出来。
“指导员,要不你先看看我的报告?”陈彬问。
方应礼喜极而泣:“你们俩好好讨论,下次讨论出个结论了再来找我。”说完,他就拉着陈彬跑了。
真的跑了。
他们去到前台,找前台的同志要了两把雨伞,冒着雨骑着自行车离开了公社。
这场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才停。
坐在办公室里的方应礼想到周慧岚今天上午下午都去摆摊,担心家里那边也下着雨,可惜现在联系不上,不知道她那边情况如何。
在方应礼担心着她的时候,周慧岚那边的情况比他想的还要好。上午她带了三斤麦芽糖去上田村,半斤拿给周妈,剩下的两斤半全卖完了,赚了两块多。
下午的时候,出门前天便阴沉沉的,周慧岚担心到时候会下雨,便把家里的蓑衣给带上。结果到农场,那边反而是大晴天,一整个下午都没有下雨。
农场这边的生意没有上田村的好,但也赚了一块六,今天一整天的收入,顶之前三天的收入。
回来的路上,周慧岚上扬的嘴角就没有下来过,想着今天好好地吃一顿。
她嫁过来到现在都还没吃过鱼,路过村头看到村里的有钓鱼上来卖的,上前挑了一条两斤多的福寿鱼。
福寿鱼,又叫罗非鱼。
水塘里野生的福寿鱼肉质鲜嫩,还没有土腥味,整条鱼除了两鳃跟整条鱼骨,就没有其他的小鱼刺,很适合家里的小孩子们吃。
她没怎么做过鱼,去鱼鳞去肚后,挖了一勺猪油倒进锅里,等猪油化开,周慧岚把切块的福寿鱼放进去煎。
锅里滚起一阵阵白色的浓烟,呛得周慧岚连忙后退了两步,等到烟雾散了一些,她才把剩下的鱼头跟鱼尾巴也丢进去一起煎。
滋啦跳动的猪油蹦得灶台周边都是油点,周慧岚赶紧拿着盖子把锅盖上。
几分钟后,她掀开盖子,这次没有夸张的浓烟飘出来了,转而多出一股鱼的焦香味道。周慧岚用锅铲翻了面,继续煎了几分钟。
锅里的猪油放太少了,没有沾到猪油的鱼皮都黏在了锅底。周慧岚也不在意,舀了一勺水倒进去,再倒了两勺酱油,一勺盐,还把切成丝的老姜放进去。
把鱼做好,周慧岚还炒了一盘猪肉菜心。猪肉用的正是方应礼让她买的猪五花,腌制了一天半,拿出来时上面的粗盐还没有融化,里面的猪肉闻着一点臭味都没有。
她切了五分之一,再改刀切成薄片,先在锅里熛炒出猪油,再倒进洗干净的菜心一起炒。这样炒出来的菜心特别好吃,还不需要格外加盐。
做完两道菜,天逐渐暗下来。
周慧岚喊在屋里玩的小朋友们去洗手。
等他们洗好手,方应礼带着局里食堂的饭菜回来了,看到家里今天煮了鱼,还是罗非鱼,方应礼惊喜极了。
“这鱼肉好吃。”方应礼夹鱼肉的筷子没有停,他许久没吃到鱼了,还是野生的鱼肉,觉得这道炖鱼味道特别鲜美,“小慧你在哪里买的?”
周慧岚道:“回来的时候在村头看到钓鱼的在卖,就买了一条。”
“我们村里有……”方应礼的话戛然而止。
他想起来了,红湖村是有水塘的,还是活水塘,就在后山下方的矮地,那里杂草丛生,有家里老人叮嘱,平日里没有多少小孩子会跑去那里玩。时间长了,那边就成为了专属钓鱼的天地。
村里有几名老年人没事就跑去那里钓鱼,运气好每天能钓上来几条,条条都是按斤以上的重量,若是运气更好,遇到村里有人买,还能补贴一点家用。
周慧岚今天买的这条鱼就花了四毛钱,算起来价格并不贵。
“你想吃的话,明天遇上了我再买一条回来。”周慧岚没有注意到他的停顿,看着他继续埋头吃鱼,微笑着说。
方应礼面色不改:“好啊。”刚才差点就露馅了。
他不在做声地给牛娃挑了几块没有鱼刺的鱼肉放到他的碗里,跟方同路兄妹两人科普吃鱼肉的好处。
“你们经常看书,看书对眼睛不好,就要多吃鱼肉,这两块你们都要把它们吃掉。”
方同路跟方巧娥两人明显不喜欢吃鱼,看着方应礼把两大块鱼肉夹到他们的碗里,撇着嘴表情比哭了还要难看。
方巧娥撒娇道:“大哥,我可以少看一点书,不吃鱼吗?”
方应礼:“……”
方应礼侃然正色道:“不行,必须吃完它。”
方巧娥撇着嘴:“可是这鱼闻起来好腥啊,一点都不好吃的样子。”
“很难吃吗?”周慧岚闻言,不自信地夹起一块吃进嘴里,摇着头道,“不会啊,我觉得今天做的鱼挺好吃的。”
虽然没放多少调料,但至少放了姜跟酱油,去除了不少鱼腥味。
方应礼爱吃鱼,他不挑剔,但他没想到常年不吃鱼的方同路跟方巧娥两人竟然会受不了鱼的腥味,甚至闻着的时候,还出现了反胃的感觉。
想到这,方应礼道:“明天买鱼回来的时候我来做,我要是做了没有腥味,到时候你们俩可要老老实实地把鱼肉吃掉。”
“今天的鱼肉,我们也会吃掉的。”方同路道。
他说完,把夹到他碗里的鱼肉,闭着眼睛快速地吞进肚子里。旁边的方巧娥看到小哥如此英勇的把鱼肉给吃掉了,她也不能示弱,闭着眼睛闭住呼吸的把鱼肉也给吃掉了。
吃完,方巧娥非常高兴,没忍住地向方应礼炫耀:“大哥你看,我是不是很厉害,我不怕鱼肉!”
方应礼笑着说:“不错,那明天你多吃一点。”
方巧娥:“……”糟糕,高兴太早啦。
第二天,周慧岚特意去到水塘那边,看到昨天卖鱼的老人,她走过去问还有没有鱼。钓鱼翁一听要来买鱼的,立马推销他好不容易钓上来的鱼,今天没有福寿鱼,但有鲫鱼、鲤鱼跟乌鳢。
周慧岚问了乌鳢的价格,发现这条三斤重的乌鳢只需要七角钱后,果断买了回来。
想了想,还是写了一下女主的原生家庭的常态,篇幅不会很多,全文应该只会出现几次吧,后面不会有大篇幅了。
——————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