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魏文帝诏,‘南方果之珍异者龙眼、荔枝,九邑俱处处有之’”①
据记载,他们这地方种植荔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着战乱纷争,岁月更叠,很多年代已久的数百年树龄的荔枝树,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
目前的红湖村,存留的百年树龄的荔枝树不多,后山里就有一棵,听说是棵两百年的荔枝母树。至今葱绿茂密,果期结果丰硕,还能产个百来斤。往日里,村民上后山采草药,遇到果期,会爬上去摘下来一些带回家。
不过今年因果树资源普查,这棵两百年树龄的荔枝树被规划在保护圈里,还让公社的社员们砌上半米高的围护墙,挂着“静止攀爬采摘”的警示语。
听方大力讲,当初还有几个果林专员的人来采摘样本回去研究。
方应礼不知道果林部那边的情况,他今日过来村里,是来接收五十棵果树的。
原先那些观望的村民,在知道了方应礼和方二伯购买果树后,陆续的有人选择购买,家里条件一般的,只买了两三棵,都想选在离家更近的地点。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好地段已经全被选了,剩下的都是旮旯角落。
方大力站在不远处看着围在两辆大卡车前的村民,还能看到车上整齐堆满的荔枝树和龙眼树:“看来购买的人挺多。”
方二伯一直在村里,他知道的消息更多:“我们那天出入村委处被看到了,消息就传开,有些人就来问我情况,我就告诉了他们买果树的事。”
同个村,天天见面,买果树的事瞒不了多久,等他们接手了果树种下去,其他家就清楚他们买了多少棵,藏着掖着没用。
方大力转过头看了眼方应礼,说:“你倒是快,我以为需要我通知你,没想到一问,才知道你比我先买了。”
方应礼不好意思地笑道:“我有关注这件事。”
另一边,方茂财在知道这件事时,匆匆地请假回了趟家。
他刚踏进家门,就听到他妈在跟他爸吵架。
一家人的脸色都不好看,两个媳妇没有话语权,只抱着孩子在厢房里偷偷看着,见到自家男人请假回家了,抱着孩子的年轻村妇过去,小声地跟他说了下事情经过。
原先方大伯母是不打算买什么果树的,觉得这是在讹他们的钱,他家的钱可不是好骗的。但方二伯过来找家公,跟他说有余钱就买点,被方大伯母讽刺了回去。后面就把方二伯气走了。
结果没两天,就看到村里几乎有点闲钱的人家都去买果树了,方大伯打听才知道,方应礼竟然买了20棵果树!!!
这得多少钱呐。
这消息一传开,后面去村委处问清楚的人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一些好的平整地段,已经被其他大户给包圆了,人家出手就是几十棵上百棵。像他们这些几棵十棵买的,能给他们选的地段,全是分散的。
方大伯母现在是想要买个十棵二十棵的回来,分布的地段全是散的,便不乐意了。还在村委处里跟村委主任吵起架。
被村委主任轰了出去,连果树都没买成。
回家后,方大伯母喋喋不休地埋怨起方大伯,惹得方大伯火气起来,现在两人在互相埋怨,吵得不可开交。
方茂财的媳妇忧心忡忡:“现在不是吵地分散的事了,是家婆辱骂村委主任,村委处那边不让咱家买树苗了。”
听到这话,方茂财沉着脸:“村委处有什么资格不让我们家买果树?要是这样,我就写举报信去镇上。”
屋里沉默一片,里面两老的吵架声熄下来,是听到大儿子回来了。
方大伯母连忙问道:“阿仔,你真的可以写举报信,把那老家伙给举报下来?”
“你别在这里乱说。”方大伯脸色阴沉,阻止了她继续胡言乱语,但也带着一丝期许地看向儿子,“要是你去村委那里说说,我们还是要买果树的。”
即使是旮旯角落,总比买不成好。
“应礼那小子买了二十棵,这果树以后肯定能挣大钱。”方大伯母紧紧地盯着儿子看去。
他家又不是真的拿不出这笔钱,要是能买了,肯定也要买二十棵回来。
方茂财意外,没想到方应礼能拿出这么多钱买果树,便问:“他最先买的?”
“倒不是,之前开会,就有干部站出来买,做做样,但没人相信,买的人很少。”方大伯母咬咬牙。
要不是方应礼买了这么多,现在他们家又怎么会是这情况,肯定能选的好地段。
她最看好的就是后山脚下那边地了,又宽又平坦,东面日照还非常的好,根本不会被后面的山体遮掩住日光。
结果那地……竟是被这小子抢先了!
跟着一起抢先的还有方二伯,这个臭不要脸的,买了好地段还来他们家炫耀。方大伯母气不过,添油加醋地在儿子面前说了两人不少坏话。
“肯定是他们在村委那里说了什么,村委主任才这样对我们家!”她恶狠狠道。
方茂财没全信他妈说的话,可村委主任对他家这样的态度,令他有一丝不满,他好歹是在县上当值,还是个巡逻队组长,村委主任却不给他们家面子。
“嗯,我去说。”方茂财阴鸷着脸道。
他家闹腾着,村委处那边更加热闹,跟着大卡车过来的还有两名果林专员助理,这批果树批下来,还需要专业的人员指导种植,毕竟不是所有村民都会种果树的。
不过老一辈的有种果树的经验,反而是比年轻人好些。
这些荔枝树都是嫁接的两年生的果树苗,大概有三米左右高度,根部带着土,用薄膜圈着。养护三四年就可以少量结果,今年种植下去,明年运气好还可以结点小果。但这果是不适合结的,需要人工采摘掉。
等到次年,结出来的果子便可以留下来。这样的果子不会酸涩带苦。
批给他们村的品种是“乌叶”,方应礼提前了解过资料,这乌叶品种是县上自己选育的优良品种,它产的果子味甜,果肉厚实饱满,缺点也明显,就是核大。
方应礼希望能有“糯米糍”这种小核的品种,却被谢毕卿告知,这品种批给港桥镇了,没他们村的份。
至于龙眼,则是两个品种嫁接的果树苗,一米多高,属矮株种,养护到结果期也不会高到哪里去,能到两米左右的高度。
跟着过来的专员助理跟他们解释,这龙眼没荔枝那么快结果,少说也要再种个两三年。
“那后面我们要是还想买呢?”人群里有人问。
专员助理:“后面批下来的果树没这么好,都是一年生的小苗,需要三四年以后才能结果。”
“看来我们是买对了啊!”后面的人听到这话,都很高兴。
卸货的工作人员说道:“别围着了,排队排队,保持秩序地领果树苗,叫到人的先站出来。”
说罢,村委主任在旁边主持现场,不需要他怎么说话,后面跟着的干部都是干劲十足,大声呵斥着那些耍滑头不好好排队的人。
方应礼和方二伯有优先挑选权,他们不需要排队,等人群里没再喧嚷,村委主任和颜悦色地朝着两人招手。
两人走出来。
其他人都注意到了。
“他们怎么先挑了?”
“你不知道吧?说是买果树苗超过二十棵的就可以自己挑选果苗。”
“这么好,早知道我就多买五棵了。”
“你倒是想的美,你不是掏空家底买了十五棵,还有钱再买?”
优先挑选权,过来的工作人员是知道的,他们一到村委处,村委主任就跟他们说了这件事。专员助理对此没啥想法,这村里人,能有几个看得懂树苗好坏的。
见到出列的两人,其中年轻的那个看着气度不错,就是身上穿的衣服是很普通的的确良,灰蓝色,里面搭着圆领棉背心,袖子卷起来,露出一截不算白的胳膊肘,上面覆着紧绷的青筋,令专员助理多看了两眼。
这人的肤色不黑,不像是下地干活的。
只见年长的那个中年男,将挑选果树苗的事交给了他,他在果树苗面前蹲下,伸出手摸摸树干,又扒开树枝里面的枝叶,检查一番,就挑选出来了数棵果苗来。
很快,两名助理就发现不对劲的地方,这人挑选的果树苗,竟是里面比较强壮健硕的,且生长姿态笔直,没有什么歪斜乱开叉的分支。
一棵两棵还能说是巧合,这每一棵都是好的,这人是懂的。
意识到这点,其中一名专员助理走过来,问道:“你之前种过荔枝龙眼?”
“没有。”方应礼擡起头,看向他。
“那你是怎么挑选果苗的?”专员助理诧异。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