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1 / 2)

第34章

不过大周人对巫娘娘的感谢远不止如此。

良种的超高产量当然让他们欣喜若狂,发自内心的感谢巫娘娘。

但是田官后来教给他们的肥田之法,则是让他们对巫娘娘的崇拜更是达到了顶峰。

原来第二年时,朝廷公布,他们终于摸索出了制作各种种类的化肥之法,而这些化肥,效果好的,可以使粮食产量增加三分之一。

这个消息的公布,令朝野内外为之侧目。

他们大周,这是要变成丰饶之国啊。

只怕在他们有生之年,都不用再担心会有饥荒了。

不过化肥刚开始面世时,和良种一样,同样也有农人不信,不就是农家肥吗,自己沤肥不就行了,犯得着花钱去买?

还增产三分之一,当他们没有种过地呢。

哼,就是想要骗他们农人的钱。

只是聪明人也很多,有人吸取了之前良种的教训,当初自己不也是这样怀疑良种的,结果呢,想到当初没抢到第一批良种时的后悔,有人毫不犹豫的立马去买了几包回家。

朝廷这两年说的话就没有错的,也没有夸大,他们普通老百姓,只要相信朝廷,跟着朝廷走就好了。

果不其然,这些人买了肥料,按着田官的讲解,在种地时施了肥后,土豆和玉米的产量竟比邻家没有用化肥的高了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啊,看的邻人眼都红了。

同样的好田,同样的良种,同样的种法,自己又没有偷懒,甚至还要更加勤快些,怎的产量会相差这么大。

有的人耐不住眼热,去问了人,结果是别人用了那个什么化肥。

听完后想起当初田官介绍时,自己的不屑一顾,还认为他们就是想要多挣自己的银钱,不由再次悔恨不已。

可恨自己,又犯了当初良种的错。

更可恨的是那田官,竟不和自己说清楚,这肥料竟能让粮食增加三分之一的产量。

想到这些,有那恨得不行的人便跑去了县衙,要找田官要个说法,问他为什么当初不说清楚。

只是田官表示他也冤枉啊,他当时可是明说了,这化肥可以使粮食产量增加三分之一的,只是这些农人初初一听,全都不信,有的甚至将他臭骂一顿,说他想骗人银钱,毕竟自己沤肥不过就费些肥水和草料,而这化肥,可是要十几文一袋。

后面他也不说会增加三分之一了,免得招来骂声,只说会增加粮食产量,有那想要买的,或者问得仔细的,他才会具体说说。

不管那些当初没买化肥的农人有多后悔,时光也不能回溯,毕竟这一季的粮食已经收割完成,一切已成定局了。

只能早早和田官议定了后面化肥的买卖,以待来年。

有人买回来的化肥没用完,想到田官说的,已经开封的化肥不能久放,可能会失效,便试着给地里的菜蔬也施了肥,不成想,那菜蔬长得又快又壮,把农人喜得合不拢嘴。

也有那贪心的,心想这化肥只施了一点效果便如此之好,不如自己再多放一点,产量岂不是更高,结果不想过了一段时间,这施了太多肥的作物竟一下死了。

去找那田官问个缘由,才知原来施肥太多竟会将作物烧死,还没来得及后悔,又被田官一顿臭骂,问讲解时自己是怎么听的,卖肥料时他就说过,施肥是有个定量的。

田官当初说完不放心,知道肯定会有人贪心,故而早前还又将各地村长给聚在一起,给他们反复交代,要提醒自己村里人,施肥时一定要定量,不可贪多。

结果还是有这种不放在心上的。

不过这都是些一小部分人。

大部分人都是严格按这田官说的,定量施肥,而大周的粮食产量,也在良种出世后的第三年,达到了立国以来的最高峰。

==

今天对于平安村人而言,是个特别的日子。

村里的秋收已经完成,族长在前几天宣布,村子里所有人,在今天,都要去祭拜巫娘娘。

平安村人早早地起了床,将自己收拾干净,又唤醒家中幼儿,为他们穿戴整齐,一家人吃过早饭,便整整齐齐去了村里的晒坝,准备和其他人汇合。

张大栓见村里能来的人都已来齐,点点头,便领着众人,扶老携幼,背着今秋才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牲畜,朝村外走去。

因着大部分人身负重物,花了一个时辰,所有人才终于爬到了山顶。

一群人望着眼前的庙宇,庙不大,占地不过几亩,但因着新建不到三年,看着很是气派,用料全是上等的红花梨,都是皇帝派人拉过来的。

庙前栽种着几颗高大的桂花树,是平安村人特意从隔壁桂花村买过来的,此时已经开满了桂花,空气中不时有桂花的香气袭来,若有若无。

走进庙内,就看到里面开满了平安村人不认识的鲜花,蝴蝶正在其间飞舞,这些花也都是皇帝派人送过来的。

没有过多停留,他们直接进了内殿,整个庙里的地上铺的都是水泥,内殿也不例外,看着很是干净整齐。

虽说平日里也有人定期过来打扫,但因着今天日子特殊,张大栓不放心,昨日便又安排了几人过来,仔细洒了水,拖了地,力求将整个庙打扫的一尘不染。

进殿后,一群人放下身上的背篓,小心翼翼地将自家准备献给巫娘娘的东西拿出来,都是他们提前了很久,精心准备好的物事。

期间也没人敢大声讲话,有那耐不住,想要说话的小孩子,刚想开口,便被自家大人瞪了眼,上手捂住了嘴。

等献上村里一起准备的祭品,各人又将自己单独的祭礼摆好,张大栓便带着村人,虔诚地向巫娘娘磕下了头。

大人都跟着村长行礼,有小孩子忍不住,擡头看向面前的巫娘娘,就见其面如满月,眼如星子,正朝着自己微笑呢。

小孩子抿了抿唇,转身看向自己旁边,低着头还在自言自语的娘亲,又擡头,再看一眼朝自己微笑的巫娘娘,忍不住也跟着笑起来。

小孩对着巫娘娘傻笑完,又注意到堆在她面前的小山高般的贡品,心里暗自羡慕。

他可是看到那里有好多好吃的,有他爱吃的红烧肉,炸丸子,大鱼鱼,还有麦芽糖呢。

他还看到了自家娘亲做的苕丝糖,本以为娘亲是给自己做的,他过年时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糖呢,用红薯做的,又脆又甜,里面还有花生和芝麻,可香了,结果这次他娘亲做完后就全部收了起来,也不知她有没有给自己留一点在家里。

哎,这么多好吃的,也不知巫娘娘什么时候才能吃完,他好想帮巫娘娘吃啊。

小孩娘亲擡起头,就看见自己的孩子在朝对面傻笑,顺着小孩的眼光看过去,一时也有些哭笑不得,知道自己孩子这是又馋嘴了。

又朝上看向巫娘娘,多亏了巫娘娘,自己才能顺利养大这个孩子。

她怀孕没多久,先是干旱,后面又开始闹饥荒,那时别说养胎,连吃饱都是个问题,只是这毕竟是他们夫妻的第一个孩子,丈夫舍不得,四处求人,好不容易才借了些粮食回来,让自己稳住了胎,只是到后来,粮食和水都没了,她只能跟着丈夫吃树根草皮,本以为肚子里的孩子肯定会保不住,不曾想巫娘娘来了,丈夫跟着巫娘娘去了那异界的工地做工,带回来许多白米白面,还时不时有肉,她靠着这些,竟把孩子顺利生了下来。

巫娘娘保佑,希望她的孩子可以无灾无难长大。

小孩娘亲随着众人再次磕下头。

感谢巫娘娘,祝愿巫娘娘平安顺遂,万事如意。

==

相比于其他大周人只是对巫娘娘赠良种感谢来说,平安村人对巫娘娘的感谢,那可真是,让他们现在以命祭祀都会心甘情愿。

巫娘娘在他们最绝望时给他们带来了甘霖,此后又给他们带来了粮食,为了能让他们平安过冬,还带他们去了异界。

想到当初在异界的日子,真是令人怀恋啊。

穿着新衣,巫娘娘说那只是工服,但是在他们眼中,那就是难得的新衣,脚踩新鞋,每天都有美味的饭食,虽说工地上的活累了点,但是和下地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从工地回来后,他们休息了几天,就又下地了。

农人,一年到头,地里总有活等着他们去干。

不过他们第一天去地里,也就干了半天,回家后纷纷感慨,下地可真是上工累多了。

不过就算累的不行,他们也只能继续,不干怎么的,家里粮食虽然可以吃个两年了,但后面就等着饿死啊。

收拾了地里,族长张大栓又带着他们制了简易农家肥,平安村人正准备大干一场时,他们族长被人带走了。

还是县令亲自来的,看着对方对族长毕恭毕敬,他们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只是也没人给他们解释,族长安抚了他们几句,就和人一起走了。

离开之前还不忘嘱咐他们要尽快按照他说的,将土豆种好,他回来要检查的。

平安村人本来还担心呢,一听这话,得了,看来族长心里有数,不用他们担心了。

还是种土豆去吧。

周昌看了一眼地上的农家肥,让随从装了一袋,将之一起送进了京里。

平安村人再次见到他们的族长时,之前种下的土豆都已经被他们挖回来了。

本来还好奇族长去干了什么,结果他们就收到了圣旨。

圣旨啊,他们平安村人大部分人这辈子,连村子都没出过,走的最远的,也不过是去府城,没想到他们居然会有收到圣旨的一天。

皇帝居然免了他们平安村以后的税收,他们平安村以后不用交税了?

不仅如此,还是免得他们三代的税收?

天爷啊,平安村人看向他们一脸淡定的族长,他们族长这是去干了什么天大的事,皇帝才愿意给他们这么大的奖赏。

难道是族长将巫娘娘的事报给了朝廷?

想到这里,除了像大柱一样早就有所猜测的,其他不明事理的平安村人,已经开始用憎恨的眼神看向族长。

没想到他们族长居然会出卖巫娘娘,巫娘娘对他们的再造之恩,他们宁愿世代交税,也不愿意以出卖她来牟利。

张大栓看着族人的反应,一时有些哭笑不得,都是些心思简单的人,有什么都写在脸上,只是他们以为自己就是那种见利忘义的人吗。

再说,巫娘娘现在也不会再出现了啊。

等到宣旨的人离开,张大栓看着气势汹汹地朝他围过来的族人,就算知道他们只是想要个说法,也不由有些害怕。

“干什么,干什么,就不能听我解释吗?”

还好张大栓一族之长的威望还在,在这之前为人也很是正派,族人们听到他的话,便都停了下来。

然后一个个都双手抱胸,准备听他们族长要怎么给他们辩解,不是,怎么解释。

什么,那个总是笑的人心里发慌的是工部尚书?

什么,那个总是和他们一起打屁聊天的是一国国公?

什么,那个总是被他们嫌弃喜欢装叉的是一国侯爷?

什么,那个总是被他们吐槽偷懒贪耍的是当今皇帝?

……

他们竟然和这么多的大人物一起上过工?

苍天啊,平安村人在想,他们的族长现在是不是在和他们开玩笑。

只是这玩笑也太可怕了,那可是皇帝和国公啊。

他们已经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反应了。

只是看着族长认真的神情,还有他们刚刚收到的圣旨,平安村人就算再怎么难以置信,也不得不信。

族长还在继续说话,原来皇帝他们早就已经发现了巫娘娘的存在,这次给平安村的奖励,皇帝说了,是因为他们平安村人,巫娘娘才会愿意帮助他们大周。

再听到族长说什么,他这段时间原来是去给宫里的大官上课了,教什么造肥术,皇帝本来想要将他留在京里,同时还要给他什么奖赏,只是他拒绝了,说舍不得大家。

平安村人已经麻木了。

族长给大官上课?族长识字他们知道,本人也能干的很,但什么时候这么能干了?

还要留他在京里做官,天爷啊,多好的事啊,他居然拒绝了。

平安村人一时不知道是该骂族长傻,竟然拒绝了当官的机会,还是该夸族长,都已经去了京里,居然还一直念着他们。

他们这段时间可是一直忙着种地去了,大家也就写了封信过去问问,知道他平安后,就再没过问了。

张大栓见众人的样子,知道已经解除了误会,也不再多说,剩下的消息他们就慢慢消化吧,自己准备回家了。

这大半年在外面可真是累死他了。

他去到京里后,默出了造肥术不说,皇帝又急召了各地的种田好手和农官,把他们聚在一起,让他们照着书里的内容,将所有肥料都制出来。

只是哪里有那么容易,书上很多东西他们根本都没听说过,还是一个个去试,他们才研究出来了大半,而有的,就算他们试了无数次,也还是造不出来,不得已,只能上报。

皇帝他们见了,猜测可能和水泥一样,可能也是需要那叫电的东西才行,便也不再强求。

本以为派人学成归来后,大周便可以造电,同时造出更多水泥,可惜了,还好当初买了几十万吨水泥。

尽管已经派人研究如何才能造电,但是大半年过去了,还是一点进展都没有。

当皇帝询问张大栓,问他是否愿意留在京里做农官时,张大栓吓了一跳,他大着胆子,擡头看向皇帝,看皇帝的表情不似作伪,立马摇头,快的跟拨浪鼓一样。

他这段时间和那些当官的在一起,日日看着那些人为了一点事扯皮,你推过来我推过去,话中还时不时打机锋,有时别人一句话,自己要隔好几天才能想明白。

他知道自己,做点事还行,和别人比脑子,还是算了吧。

而且他也心知肚明,既然皇帝不是直接下令,而是来询问自己,想必也不是很想让自己留在京里。

张大栓猜的没错,皇帝其实也不是很想让张大栓留在京里,只是见他做事认真踏实,为人又诚恳,确实较为难得。

只是皇帝想到巫娘娘,他这段时间想了想,巫娘娘当初其实并没有明确说过,她以后不会再到大周来。

皇帝想到那些至今回忆不起一字的学子,心里抱着一丝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