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冷哼一声:“也罢,你只是个燕王,问你也没什么意思。我要问问正主。”
朱元璋(平民榜样):“燕王一家已至宫中,各位说该如何处置他?”
诸天万界:??
所以,自始皇帝和汉高祖之后,朱家父子也要撕起来了吗?
一时间众说纷纭,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朱棣篡位是事出有因,而且他是一个好皇帝,该从轻发落。
只是朱允炆的评论尤为显眼:
朱允炆@朱元璋(平民榜样):“谋朝篡位罪该万死,皇爷爷快杀了他们。”
看到大孙子的评论,朱元璋微微摇了摇头,这孩子,真是又蠢又毒,难成大器。
永乐位面。
看到燕王一家濒临绝境,朱棣顿时就坐不住了。
他正欲拿出位面穿梭符之时,却微微一顿,转而向内殿走去,在太监的服侍下换上一身明黄龙袍。
而后光华一闪,他瞬间来到了洪武位面的乾清宫。他的出现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看着这三堂会审的局面,再看看记忆中早已作古的母后、大哥,父皇,他深吸了一口气,跪下磕头道:“儿臣参见父皇、母后,大哥。”
正主来了,却穿着一身龙袍,朱元璋眯起眼睛:“怎的?穿着龙袍来见我,你这是在向我示威?”
哪怕当了皇帝,朱棣也不敢跟亲爹大小声,只能辩解道:“儿臣不敢,只是天下人都说儿臣是乱臣贼子,所以儿臣五征漠北,六下西洋,兢兢业业地治理大明江山,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儿臣只是想得到父皇的认可,成为名正言顺的明太宗。”
朱棣没说朱允炆有多狠毒,也没说他装疯卖傻的日子有多艰辛,只是摆功绩,诉辛苦,反倒令朱元璋心中熨帖。
他冷声骂了一声:“还明太宗,有你大哥在,你只能是个燕王。”
对此,朱棣自然没有异议:“大哥宽厚仁德,儿臣心服口服。”
闻言,朱元璋和朱标都明白他的意思,对于朱标,他心服口服,可换了朱允炆,那可就未必了。
朱元璋知道,这是不满自己立孙不立子,传位于朱允炆呢,可他也不得不承认,朱允炆是一步臭棋。
他冷哼一声:“朱棣,你告诉我,谋朝篡位被天下人唾骂,你可曾心生悔意?”
朱棣微微一愣,然后斩钉截铁的回答道:“儿臣心中有愧,却绝不后悔。”
他朗声道:“大哥对儿臣不薄,可儿臣篡夺了大哥一脉的基业,儿臣心中深感愧疚。可后悔,那是没有的,如果再让朱允炆和那帮腐儒折腾下去,只怕大明就要二世而亡了。”
“若舍去儿臣的一身清名,就能换取大明百年基业,那又有什么可后悔的?”
朱元璋和朱标直直的与他对视,目光紧紧的锁定着他的所有表情,而朱棣也不避不让,落落大方。
双方就这样无声的对峙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良久后,朱元璋开怀大笑:“若是你大哥不在,你就是最适合的明太宗。”
朱棣双眼通红,难掩激动:“父皇。”
朱标见状,无奈的上前将他扶起来:“起来吧。允炆无能,是你挽救了大明。我,还得谢你一声。”
朱棣哽咽道:“老四不敢。”
“哈哈哈,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朱元璋也走过来,看着儿子形单影只,头上隐约可见的白发,长叹一声:“一转眼你也老了,去吧,去见见年轻时候的你。”
朱棣转过头看向燕王夫妻,目光在徐妙云身上停留片刻,似感伤,似怅惘。
“是我连累了你们。”
燕王也擡头看着眼前这个面容苍老的自己,神情恍惚。
朱棣看了徐妙云许久,才对燕王道:“妙云与我们是年少夫妻,相互扶持三十年,我有九个子嗣,其中七个就是妙云所出。只可惜风风雨雨大半生,她却只做了4年皇后,重病不愈,最终先我而去。只留我扼腕长叹。”
他红着眼眶,取出两个琉璃小瓶,递给徐妙云:“这些延寿药水给你,只求此生夫妻相伴,你莫要先我而去。”
“这……我不能收。”
徐妙云知道,对一个帝王而言寿命意味着什么,她急忙推辞到。
朱棣深深地注视着年少时的妻子:“你收下吧,到底夫妻一场,你也应当能体会我的丧妻之痛才是。”
燕王也心有所感,他看着苍颜白发的自己,劝慰妻子道:“妙云,收下吧。”
看着气氛逐渐沉重,马皇后便道:“好了好了,事情都说开了就好。老四好不容易才来一次,咱们一起吃个团圆饭。”
“听妹子的。”
朱元璋(平民榜样):“我们家里有两个老四,这顿团圆饭吃的真热闹。视频”
众人点开视频,只见两个身着龙袍的老人坐在一起,家眷列坐周围,一家人看起来其乐融融,好不快活。
诸天万界:???
朱家的矛盾就这样解决了?
朱高炽:“啊!父皇去找皇爷爷了,都不带我一起。”
李渊:“看看人家这家庭氛围,真是父慈子孝。”
李世民(大唐之光):“???”
朱允炆@朱元璋(平民榜样):“皇爷爷,你怎么……”
而大秦。
始皇帝眯起眸子,看着眼前这个突然出现的青年男子。
“……汉武帝?”
刘彻扫了一旁的刘季一眼,见他毫发无伤之后,才恭敬的行了个后辈礼:“是。晚辈刘彻见过始皇帝。”
“平身吧。”
对于有能力的人,始皇帝从来都颇为欣赏,更何况,刘彻还继承了他的思想,堪称他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而此时,屏幕上闪过一行字样:
【“历史十大帝王——第一名”】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