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公羊鹤讥讽地笑出声。
转身离开这营帐,毫不多待。林骁走在赵谨旁边,见她面露思索之色,难免好奇,倒没有出声打断她的思路。
直到快回到主道,赵谨才主动开口:“你可知干阳三公子?”
“什么?”
“文禄君、安昌君、武通君,常氏三公子。”赵谨似喃喃自语。
“他们是氏族?”林骁之前从覃桑那里大致了解了三大氏族和其他小氏族,没有听他提过常氏。
赵谨回答:“不,他们是谋士,准确来说是一国之主的幕僚。文禄君常奉予,安昌君常之仲,武通君常路行,其三人地位特殊,得武阳王宠信,便是氏族都要礼让三分。公羊鹤供出文禄君,是假又非假。”
林骁抓抓头发,剑眉打结,问:“那到底是不是文禄君?”
“不是文禄君,但确实是常氏三公子中的一人。”赵谨难得语气沉沉,“事情有些麻烦……”
回到主道与林骁分开,赵谨前往东馗愚的营帐,让东馗愚安排人暗中调查安昌君与武通君,隐藏在干阳的最大奸细就是其二之一。
且如若她所料不差,那奸细不仅是奸细,还是为祸天下的黑斑星。黑斑星虽用秘法隐藏了行踪,不让观星者窥探,然其目的始终是除掉赤青星,赤青星诞生于干阳,正是年幼脆弱未成势之际,黑斑星岂会放过这大好机会?赵谨倾向于黑斑星藏身在赤青星的身边,并与占了赤青运道的干阳为敌。
东馗愚自是相信准青星的判断,当即通过东馗家的秘术联系上干阳的耳目,让他们小心地暗中调查常氏那两位公子,并往西家送信,让西家增派人手保护年幼的赤青星。最后,东馗愚再施秘术联系上钟家人,将情况告知,至于辅天三家之首钟家如何行事,东馗愚就管不着了。
做完这一切已是一个时辰后,东馗愚面色惨白,整个人虚弱地倒在草塌上。赵谨则在一旁东馗愚的书案前品茶思事。
少时,她问东馗愚:“凌云关情况如何?”
东馗愚略微打起精神说:“与您所料不差,凌云守将最初不甚配合,但经廖封指派的将军聂修侃与薛氏小公子薛宗扬合力施压,最终还是不得不配合。兴将阎济所率十万大军被拦在凌云关外,阎济一边挖地道,一边派人攀陡峰,皆被您安排的天罗地网打碎了算盘。现在阎济恐怕已无计可施,又不甘心撤退,故在凌云关外耗着,等寻杜收复战结束,兴兵不得不撤退。”
“嗯。”赵谨的手指敲了敲书案,又问起另一件事,“虎翼军之将你可有人选?”
东馗愚艰难地勾了勾唇角,答:“请赵大人放心,那位您一定满意。”
寻杜收复战第十二日。
依赵谨的安排,第十二日兴征军必定会出城步入林海,到时虎锋主力在主道上做饵,辎重兵轻装在林中埋伏,从中间截断敌军,并封堵敌军退路,虎翼军则负责趁机爬上城墙占领寻杜。
想上城墙肯定不能用显眼的云梯,林骁等人打算用飞爪。至于旗帜,只要带旗面即可,到时就地拆了兴征军的旗,换上虎锋旗帜就是。
城墙上应该会留有弓兵不知数目,不论从哪边进攻都可能被瞧见,毕竟不是晚上,是以分兵在所难免,一部分去正门处引敌,另一部分从侧面进攻,还有一部分沿着墙根跑到寻杜后门去,那里应该守备最少,甚至没有守备。
林骁这几天不光待在赵谨营帐前发呆,而是一边发呆一边调理经脉,行气拳已经可以用,向师傅取经后她也明白该怎么从双足生发炁引而不至于把自己摔着。
有炁引加持,奔跑之速大增,完全可以在敌人不注意的情况下跑到后门去。
于是三四队的安排便是:覃桑领十人到正门引敌,姜商领十一人到侧墙假意攀爬,林骁和西阿星前往后门。
当黑夜退去,阳光洒落,虎锋主力将士一如前几日那般走出林海,到寻杜城墙下挑衅谩骂,持续两三时辰,兴征兵装作没听见,坚持当缩头乌龟。
本来这对于寻杜战场而言稀松平常,但晌午日头正足,虎锋军生变,一个传信兵急匆匆跑到虎锋领头大将史锴身边,不知耳语了什么,史锴面色大变,紧急鸣金撤退。未几林海异动不止,烟尘往远离寻杜的方向而去。
兴征兵大惊,赶忙出城追击,颇有要与虎锋军不死不休的架势。
等林海传来兵刃相击声,虎翼军分两拨按照各自的谋划行动。
寻杜果然有守军,约两百弓兵,正门与侧墙皆有守兵。
林骁不知一二队怎么谋划的,等她和师傅顺利从后门登上城墙,并打开后门城门,砍杀一些弓兵后碰到了一二队的人,他们个个狼狈,只有寥寥五个人——燕松青、纪凯云、祁臣乙、秦之荣、项卫。
他们之外的人呢?
没有功夫多想,林骁待三四队的人都爬上城墙,即与寻杜守兵战作一团。
一个时辰后,干阳虎锋军的旗帜立于寻杜城墙之上,混着血的风吹来,旗面摇曳。
林骁从城墙上往下望,林海之中的战斗尚未结束,明明寻杜城已收复,双方却仍在杀戮。
唯有一方再无人站立,这由无数死尸堆砌的战争才会结束。
她的肩膀不知不觉间变得沉重,耳畔仿佛有怨魂在哀鸣,但她依旧挺直脊背,沉默地凝望着远处的血雾。
《九国战史》记载:逐鹿二十三年孟夏,干阳与兴、北合盟起战,争夺边境小城寻杜,同时兴攻打干阳凌云关,干阳御北关出兵疑似向北宣战。后北回防退出寻杜争夺,干阳得以收复失城。兴于寻杜守兵全军覆没,于凌云关十万大军铩羽而归。战后一月,干阳使臣魏良懿使北,诚与北结盟谋兴,北应。至此,寻杜争夺战以干阳大胜而告终。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