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宗扬在薛氏一族地位如何?”
此人曾在寻杜一战被赵谨派去了凌云关,赵谨自是见过他,其人虽高傲但并不跋扈,极为重视氏族荣耀与格调,不屑于下三滥,不欺男霸女,有一定诚信,对下恩威并施,真心追随其者不少,最重要的,他不怀偏见,起码对待强者,不管强者是男是女,是何出身,都一样的礼待尊重。他很适合坐上薛氏族长之位。
东馗愚的回答也证实了这一点。
“薛宗扬是薛氏老族长的嫡孙,原本老族长有四个儿子,前三子为妾室所生,唯第四子是正妻之子,但其正妻产子后不久便身子虚弱去了,这嫡子也英年早逝。薛宗扬乃遗腹子,他母亲生产时得到丈夫去世的悲耗,以至难产,生下薛宗扬后便撒手人寰,薛宗扬遂养在老族长身边,得其亲自教导。就是这位老族长主张的投效武阳王,又严守家法,使薛氏族人谨遵礼义廉耻,恪守氏族本分,不敢对黔首有欺压之举。薛宗扬深受老族长喜爱,因此地位在孙辈是最高的,子辈恐也不及他。另外,老族长还将两位颇有才干的氏族将——屠仲与范邈调给了薛宗扬,以及一队百人黑甲骑兵。”
“此一手好牌,不争权位岂不可惜。薛宗扬现在何处,手中有兵马几何?”
“在碧县,薛氏老族长送给他的五千户县,除了县兵一千,黑甲骑兵一百,还有屠仲与范邈的亲兵各三千,合计七千一百兵马。薛氏有几个旁支支持薛宗扬,能凑千数兵马,薛老族长手下的老将看似中立,实则暗中投效薛宗扬,能凑五千兵马,此外廖封也有意推薛宗扬上位,再算上他的亲兵,薛宗扬手下能有两万兵马,对付薛氏三子绰绰有余。”
大致情况了解得差不多,其余细节,赵谨让东馗愚整理成简交给她,东馗愚无不应。
“不知赵大人可谋算在心?”他确实有够着急。
看在地契的份上,赵谨不卖关子,徐徐述之。
“秦茂一党的优势有五。一,秦修亡故,武阳王昏迷,唯他一个成年王子有资格暂持王权。二,外敌逼迫,朝中反对秦茂上位者撑不了多久。三,秦茂一党把控了峻阳周边,封锁消息,各地县邑无王诏不敢随意调兵,各地非氏族将军更不敢随意带兵前往峻阳。四,常之仲必会尽快安排杀手刺杀秦琅与武阳王,我们破局的时间不多。五,唯一能对抗秦茂一党的薛氏正深陷内乱,不解决争权内乱,薛氏便无暇他顾。
若想达成解救秦琅的目的,便得削尽秦茂一党的优势。
首先,解决薛氏内乱,让薛氏兵马为我等所用。为争取时间,直接派虎翼军伪装成陆白两氏族的杀手假意灭薛氏一族,实则屠尽薛氏三子及其顽固的支持者,再让薛宗扬及时赶到救下其他人,借救命之恩收拢人心,借灭门之仇顺势发挥,起兵攻打陆白两氏族掌管的县邑,只杀领首,不伤黔首,散陆白氏族之财粮于民,笼络民心。同时派人在其他县邑散布薛氏善举、陆白无道的消息,动摇其他县邑民心,加以挑拨,让黔首自发斩氏族各县领首,开城门迎薛氏入主。
待县邑多失,陆白两氏族自会坐不住分兵回防,让之回防便是,不必理会,这些兵马将要么为人性所杀,要么降于人性。如此,可迅速蚕食陆白两氏族兵马。
其次,收拢兴国降卒充作我军兵力,如今虎翼军为保凤尾西南百姓不受兵匪劫掠欺辱,不惜弃军功杀‘同袍’,就算黔首怯懦不敢明目张胆赞颂虎翼军,兴国降卒也必然记着这份对其家人同胞的恩情,让林骁等人去游说拢兵,再联络秦修旧部,让他们以‘为秦修报仇’的名义去集结居高郡降卒。而后派凤尾降卒前往稳江郡,列阵江边,与南月兵马对峙。派居高郡降卒前往峻阳,恳求秦茂替兄报仇,将他高高架起,看他杀不杀他的好盟友。
杀不杀皆无碍,左不过是拖延时间,牵制敌方兵力。
最后,被押送的虎翼军接近陆白两氏族当权者,将之斩杀,以谋逆之名乱其余下兵马军心,再以将功折罪之名进行劝降,不降便以其家人威胁,或者利诱,实在忠心便杀鸡儆猴,之后让降者前往稳江郡打着秦茂兵马旗号抗击南月。南月必退。
如此其优势去三余二,常之仲的杀手便让聂无难与武阳王亲兵去解决,武阳王则由我用蛊唤醒。”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