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章(2 / 2)

她不会拒绝……吧?

林骁心里忐忑,一个劲儿地拿衣摆擦手心的汗。

少时,一声轻轻的“谢谢”飘落,赵谨收下了木匣,看向林骁问:“你有何物想要?可与我作交换。”

交换?换这根玉簪吗?

林骁抓皱了自己的衣裳,心情复杂,笑容勉强,她不明白为何刚刚自己才离她又近了一些,这会儿就被她不轻不重地“推开”了,是送的东西不对没哄好她吗?还是她误会了,赵谨没有醋,没有多在意她……

“等到了峻阳,事情尘埃落定,你会得到答案,这个交换便保留到那时罢。”

说完,她当着林骁的面,拿玉簪绕发,随意地挽了个发髻。

此举于赵谨而言或许只是物尽其用,但对林骁来说无疑是快要渴死时喝到了水,一双星眸瞬间摆脱灰暗,重新焕发光彩。

同时林骁敏锐觉察到赵谨已打算挑明她所逃避的事,不可否认,她依然心存畏惧,亦尚未完全准备好,但她不会再逃避,她已明确自己对赵谨的情意,可以肯定地对她说出“稀罕”二字,她有接受未知的底气,稀罕赵谨,想娶赵谨做老婆,为赵谨而轰鸣的心就是她的底气。

松开皱得不成样子的衣裳,林骁凝望着赵谨,千言万语藏在满含情意的星眸中,她的嘴唇动了动,仅仅郑重地应了一声:“好。”

好,我会等着,这根簪子我不会让你退回来,倘若你一定要有所交换,我只要你做我的老婆。

她明明白白把想法写在脸上,生怕被她的心上人不小心忽略。

赵谨轻笑一声,未在多说什么,只带着她的影子护卫下楼吃饭,望冷面护卫“凌刃”能贯彻沉默寡言。

在林骁与赵谨逗留于桃花县的时候,宁县发生了一件被记入史书的大事。

《干阳平乱史》记载:逐鹿二十四年冬,太子秦修遇刺身亡,武阳王急火攻心昏迷不醒,二王子秦茂勾结陆白两氏族意图篡位,复珏、南月、罗曲三国暗中推波助澜,干阳内乱在即。

时任虎翼军五千率的陈肃在这将乱之期受命前往宁县解决降卒叛乱这一隐患。

宁县一带原本是太子秦修的封地,非丰饶富庶之地,而是苦寒贫穷之地,武阳王将此地封给太子,非让之享福,而是予之磨练。

太子秦修不负其父重望,只用了三年就让宁县一带从里到外变了个样。光秃的土地为农田覆盖,漏风漏雨的茅草屋被石砖瓦房替代,枯瘦麻木的百姓穿上新衣、吃上饱饭,脸上多了笑容,混乱无度的治安也因律法的贯彻而越来越好,作恶之人不再逍遥法外,一切欣欣向荣。

然而太子秦修死了,他给宁县带来的改变不足他所设想的十之一,且在他死后,他的好弟弟急于铲除他的势力,宁县一带必不可能被放过。可秦茂能掌控宁县,掌控百姓,却始终无法磨灭秦修的威望,于是恶官酷吏来了,以残酷的手段对付秦修的崇信者,凡念秦修之好,不唾骂秦修者,赏鞭赏棍,罚钱罚粮,屡教不改则女为妓男为奴。律法被废,纵恶嚣张,百姓如在人间炼狱,挣扎,悲鸣,哀求,怨恨,妥协。

在这样的地方,曾被秦修照拂的百姓都坚持不了本心,被秦修带回的居高郡降卒又哪来的本事坚守对秦修的感激,恐怕早就有所怨恨。

陈肃踏入宁县一带的瞬间就笃定了,无须再劝说降卒,做最坏打算就是。

赵军师的最坏打算:宁县一带完全被秦茂把控,百姓被压迫得心怀恐惧难以反抗,居高郡降卒尽数被敌人策反,太子旧部背叛了太子,虎翼军将孤立无援。

这种情况下,陈肃至少须做好两件事。

第一,凭借万民血字书,以居高郡县民的命威胁居高郡降卒,让他们成为虎翼军的棋子。

第二,用毒控制太子旧部,让太子旧部去糊弄秦茂的人马,务必让对方不敢轻举妄动。

顺利的话,局面会因此僵持,起码在峻阳那边尘埃落定前,宁县一带不会生乱。

当然,若有机会,陈肃也可尽力做第三件事,即鼓动百姓起义,以太子秦修的名义讨伐叛国贼秦茂,不必真打,只消围了县令府与兵营,断了他们的联系即可。到时安排百姓日日夜夜在外进行声讨,宣读秦修所立律法条例,一遍遍告诉敌人他们将会受到怎样的惩罚,以此消磨敌人意志。

一旦敌人发疯就让降卒上前保护百姓,虎翼军可协助杀死发疯者。待敌人余粮耗尽,濒临崩溃,显露求饶之态,便让太子旧部去试探之。

第一次不论如何都只当对方不诚,继续围困声讨;第二次让对方写清自身所犯之罪,为秦茂所做之事,以及指认秦茂与他国勾结,并认罪画押,如此可予食物少许,若敌人不从,则继续围困;第三次,言明需要人头以平百姓之怒,但不用所有人都死,只须三之一的人死,使之自相残杀,无法再互相信任;第四次,言明只要每人揭发他人罪责够十条,并刻简咒骂秦茂五千字,即可放他们出来。

此事若成,秦茂声名必大损,其爪牙必忠心动摇,宁县百姓可借此摆脱对秦茂及其爪牙的恐惧,宁县曾拥护之法可起死回生,居高郡降卒不会被迫叛乱连累繁邑降卒,虎翼军亦可稍微运作,从此事摘出,将一切功过推给太子旧部,太子旧部若不蠢就不会出卖虎翼军。

如三事皆成,隐患除,困局解,必化险为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