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7章(2 / 2)

此非刻意贬低阎济,爵玛人的掘地之才就像丰州之人种地之能一般是血脉流传,是骨子里带出来的,他们对于如何更高效于地下做工有着相当高深的见解,而阎济大抵只懂得埋头苦掘。在找地道或地室这一方面亦无人能出大漠人之右。

言归正传,敌人明显有地下运粮运兵的通道。

陈瑜遂言:“既然敌人有地道,我军可以直接劫其道而行,趁敌人忙于救火时潜入右郡,斩将开城门。”

其他人未驳,看来都是这个意思,唯有赵谨驳之:“如此行事,虎翼军伤亡不会小。”

闻言,陈瑜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赵谨则作了解释:“为避免敌人发觉而不能达到偷袭之效,虎锋军肯定不能调动,那便只有虎翼军能做此事。可敌人既能借此地道补给粮兵,乃至必要时撤退后方,又如何会松懈对地道的防备?地道许会被劫,敌人怎会想不到,况且凭将军当初于凤尾西南展露的地下本领,阎济岂会忽略,恐怕有天罗地网正在那地道出口等待,我军从地道侵入无疑是自入其瓮。”

话音未落,罗生斧神色微变,一下子坐正,急切问:“那我军掘地道之策岂非也危险重重?”

“是。”赵谨说,“若我所料不差,巡城之人会日夜接替,不放过任何死角,不露丁点破绽,哪怕城外变故再多,这拨人都会雷打不动地巡城,且身携能作响之物。”

得了准话,罗生斧闭上嘴,叹息一声,瘫回椅子中,陈瑜和卫忠臣亦相继轻叹。

这声叹是自愧不如与又一次败北的不甘之叹,也仅是如此,由嫉妒而生的恶意这三人不会有,亦不屑有。

三位军师都郁闷不言,东馗愚遂主动搭言梯,问:“不知赵军师可有法子破局?”

赵谨轻描淡写道:“三步达成可大胜。一,火攻右郡与兴外围兵寨……”

边郡之后是阎济所建兵寨防守圈,乃第二战五国合盟军要面对的难题,右郡的补给应都来自于最近的外围兵寨。火攻外围兵寨既是给来日的敌人找点麻烦,又是吸引对方注意,同时给予右郡兵卒压力,让他们无援军可指望。自然火攻兵寨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只要把装火油的囊与硝石分别绑在箭矢上,放箭雨入兵寨,囊破洒火油,硝石坠地砸火花,这火就起来了。再不济把干草扔进兵寨前壕沟点火亦可,只是直接烧寨比这样做更能吸引敌方注意。

“二,寻地道,从地道中间侵入,劫右郡地下粮仓,留信,嘲弄敌将并给非氏族兵指一条生路,而后将地道毁掉……”

此举乃釜底抽薪,把右郡兵卒的后路断掉,予他们绝望,再予他们希望,挑拨离间氏族兵将与非氏族兵将,使之猜忌内斗,不论是否自相残杀,最终控城的都只会是非氏族兵将,因为他们人多且无有地位,一旦被猜疑或争斗时见血,除了投降求生再无活路,他们会期盼五国合盟军把兴国其他土地都打下,这样他们及他们的家人都能活命,没准还会立功,摆脱最底层平民的困境。

“三,劫粮仓前依罗军师之计火攻右郡,可适当派害群之马去攀登城墙做障眼法,劫粮仓后不再放火,仅围城,直至敌人投降。”

劫粮前放火是疲兵骇兵,使之时刻心神紧绷,草木皆兵,劫粮后不再放火仅围城是表明干阳接纳降兵的态度,同时卸去外部压力,让敌人专心内斗。在后路断绝,粮仓被劫,无法补给,内部仇视猜疑,紧绷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再老实保守的人都免不得要疯魔,都得想法子拼一条生路,围城的干阳兵马是生路,他们就会投靠干阳。

当然,如若右郡守将是个一视同仁,对所有兵卒都真诚相待,军中威望极高的仁将尚有可能破赵谨之计。

可惜出身氏族的人骨子里自带傲气,此乃地位悬殊而诞生的天然之质,非后天教养可完全抹除。

尽管兴国吸取前一战的教训,特地选出没什么特别喜好与性格缺陷的守将来守郡,以避免再像李青与贾昂那样被人看破本性玩弄利用,却忽略了地位与不公更是攻心利器。

或许阎济能意识到这一点,然平民出身的他已是得了战略统帅的位子,又怎能处处安排同他一样出身的将领坐要位,不说兴国没有那么多未加入某一氏族麾下的平民将领,就算有,氏族也不可能眼睁睁看平民势力崛起,看他们把氏族的功劳抢走。

此战,赵谨的谋策一出,胜负即已分。

她甚至没有费心思准备备策,因为此策最大的变数在于兵寨会不会出兵强行给敌郡开辟补给之路。赵谨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只因“铁壁”卢徒已亡,阎济这“铜墙”是兴国求生的最大倚仗,兴国上位者不会允许阎济再做可进攻的守将,只会强迫他成为卢徒的替身——完全防守的守将,是以他的所有策略都会偏向于守,如强行补给边郡这种冒险之策,阎济根本无法施行。

就连常之仲都没法插手干预战局,一来他在前年损耗颇大,在天道规则十有八.九趁虚针对下,一年时间恢复不了多少,二来五国亡兴战是六个国家国运王运的对抗,他帮兴就得侵蚀五国之运,除非他心存死志想在耗光自身之力后被天道与规则弄死,否则绝不会这般做。

众人听了此计无不赞叹认可,即使此计耗时至少一月也是瑕不掩瑜,等劫了右郡粮仓,占领边郡附近县城,还愁粮草不够吗?

兴国要是狠到把这附近县城的粮食都抢走,那兴国百姓还能替兴国打仗吗?顶多征粮征得多一些,但到底还是得让百姓能吃饱的同时有点安身立命的余粮,毕竟兴国存粮甚多,你借口粮库告急或怕百姓的粮滋养敌人而强由国来保管,百姓保准直接投降献城。五国先前可不傻,皆管着将士的手,没有大肆劫掠兴国百姓,兴国百姓不会为将他们当牛马随时可抽打舍弃的兴国效死。

而赵谨还嫌给兴国添堵不够,悠悠提议:“若有余力,可助友国一臂之力。”

即是把凤江郡与左郡的后路也给断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