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是以为我方刚遣五十万大军击败阿鲁台部,短期内难以动弹,是吧?”
那些因战功显赫的贵族们,怒气难平。
更有甚者,拍案而起,大声疾呼。
“无论如何,这场战役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彻底击败阿伦部落!”
文臣面带不屑地望着那些慷慨激昂的武将们。
说话就好好说,能不能控制一下你们的口水?
再说了,一遇到事情就喊打喊杀,打仗不用花钱吗?不用人力吗?不需要后勤保障吗?
况且,眼下的局势如何?
草原已然步入寒冬,不是吗?
你们认为有多少大华的士兵能在严冬中挺进草原?
若是春天出征,大华又将有多少田地闲置,百姓又将面临多大的粮食短缺?
接下来的一年,难道全国人民都要节衣缩食吗?
只知一味喊打,从不深思熟虑。
粗鲁,
莽夫!
不可理喻!
“阿骨打那边呢?他有没有传来消息?”
李煜在接到战报后,对那些义愤的武将们置之不理。
他首先想到的是,
阿伦部落这次反叛,究竟是它独自行动,
还是连同阿骨打的蒙古部,
甚至这些年愈发难以驯服的乌桓三卫,整个草原要联手对抗大华?
若是前者,尚可应对。
若为后者,那么大华将面临近年来最具挑战性,甚至最为艰难的一场战争。
此战,绝不会比他当年的夺位之战轻松!
因此,
接到消息后,李煜并不急于对阿伦部落表态,反而首先关注的是阿骨打的情报。
按理说,
阿骨打在草原上。
阿伦部落向大华宣战,他理应第一时间得知。
那他,有没有向大华通报?
阿骨打?
听到李煜提及这个名字,在场众人皆露惊异之色。
我们不是在说阿伦部落吗?
和阿骨打的蒙古部有何干系?
文臣们尚在愣神之际,武将们已是眼前一亮,尤其是那些亲眼目睹阿骨打如最忠诚的臣仆般效忠李煜的将领。
“对啊,我们怎么就没想到阿骨打呢?”
“有他在草原策应,我们便能高枕无忧了!”
“没错没错,有他在,此番定能助我大华,将这个胆敢作乱的阿伦部落一举歼灭!”
将领们纷纷点头赞同。
文臣们看得目瞪口呆。
这是怎么回事?
这些贵族将领都疯了吗?
你们竟然相信,那个曾因被我们击败而投降的蒙古人,会真心臣服于我大华?
那些草原民族背信弃义,难道不是天性使然?
就连当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也没能换来长久的和平。
你不过击败了对手,令其伤残,人家却未找你理论。你还想在背后给人致命一击吗?
你还妄想着人家会与你联手对抗强敌?
虽说那强敌与另一势力关系紧张,但你须知,他们与某方的矛盾更深,而与当前这势力的首领并无大怨。
“真是可笑……”
“早就听说这些贵族头脑简单,没想到如此不堪。”
“竟然信任草原之人?”
文臣们心中满是鄙夷。
还好,
他们只是心中暗讽,并未表露,
否则,那些武将怕是要大闹一场了。
一场风波过后,
武将们定会嘲讽这些文臣,
“你们这些书呆子真是瞎了眼。”
“难道你们不知那首领对我们皇上,比狗对主人还要忠诚吗?”
“在那两方势力之间,他当然会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们大明皇帝这边!”
然而……
此刻,
锦衣卫统领林逸站了出来。
没错,就是林逸。
“禀皇上,那首领并无任何消息传来。”
林逸正色道。
在皇上手下的锦衣卫,不仅监视朝臣,还负责刺探敌情,传递消息,必要时更会亲临战场。
像皇上与草原臣服的首领沟通这样的大事,
自然更需要锦衣卫作为信使。
那些普通士兵,怎能与锦衣卫相比。
毕竟,
锦衣卫多出身清白,且受过良好教育。
“那首领竟无消息传来?”
武将们难以置信。
当初那首领的顺从,他们还记忆犹新。
如今瓦剌反叛如此严重,他竟无动于衷?
就算你不表态,给大明传递个消息总可以吧?
“既然那首领无消息,我们如何得知瓦剌反叛?”
一武将疑惑问道。
“是边关将士探知的。”
林逸淡然回答。
“这……”
武将们一时语塞。
其实他们根本不信那首领会暗中使诈。
但若那首领在草原上只是伪装对皇上忠心耿耿,那他将是比任何人都可怕的对手。
此番,他非但不援手大华,反倒定与兀惕勾结一处。
倘若他与兀惕联手,那本就不安的阿鲁浑三卫,亦会蠢蠢欲动。
颠覆大华,重夺中原。
此乃那些蒙古余部朝思暮想之事!
“不可能,怎会如此!”
有将士低声自语。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