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事小说网>穿越小说>回到古代去种田> 第九百零九章 耕战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零九章 耕战制(2 / 2)

“启奏陛下,臣以为此策不妥,以全银代替实物,必将会有折色之害,折色无定额,又没有准确计量,官员借机操柄,必将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此言一出,使得众人目光都集中在其身上。

敢如此直接了当的反对,可真是大胆,不仅反驳了杨迁跃,还反驳了陛下。

“你叫什么名字?”

梁成直接问出。有人摇头,这个愣头青怕是要遭难了。

这个青年是龙源阁侍讲,正常朝议他并没有资格列班,不过这几次是专项朝议,陛下也特许龙源阁的精英们入列,可谏言良策。

“回禀陛下,臣名为禹成平,是龙源阁侍讲。”

青年不卑不亢。

“你的提议很好。”梁成赞赏了一句。

“嗯?”这让众人有些意外,陛下并不是假意赞赏,而是真意。

对于提出正确谏言的,梁成自然不会说什么,他又不是真的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这个龙源阁侍

讲刚提及的老百姓受折色法而苦不堪言,这倒是真的。

税收是国家最基本的收入来源。

最早是以实物收取,到后来转变为钱物并征,再到后来顺应发展需求,又有转变。在形式上分为“本色”和“折色。”

所谓本色,是指赋税中原定征收的实物,如稻谷、米、麦,按一定比例改征其他财物的,便称为折色,又叫折称折纳。

看起来很公平也很人性,实际上有很大的漏洞。

遇有灾害之年,粮价大涨,便用粮食折银。

第二年,粮价恢复了,又用其他价格更高的绢折银,总之地方借机操柄,什么值钱就折什么,百姓就苦不堪言。折来折去,把老百姓终年辛劳换来的颗颗粒粒折腾光了。

但也并不能说折色法不好,这其实是商品货币发展的产物。

银票制度也是折色的一种,只不过更加完善。

梁成力推,完成从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当时

他在提出之后就遭受到很多人反应。

其中有守旧派,接受不了这种太大的转变,还有一种人则是因利益受损而反对。实物可操作性很大,比如纳粮时在运输装卸等过程中产生的损耗。

羊毛出在羊身上。

损耗还是要老百姓出,在收税时自然而然的多收,关键是没有定额,官员们理所应当的贪墨。

梁成开口道:“朕在制定之前就已考虑周全,折色只能折粮,不得以其他物品代替,且折价是以当年市面行情为准。”

“这一点杨大人清楚。”杨迁跃点头道:“银票制度可以说是折色法,但比折色法更完善,在洛京皇城试行这几年,诸多问题皆已更改。”

“大秦初建那几年,粮价较高,百姓生活贫困,相应的折色较高,但收的税少。”“近年来,粮价平复,折色相对较低,征收的就多了些。”

他说的很简单。谁都能听的明白,就是以行情基准而定。

众人点头,如此看来倒也能免除折色之害。

“还有一个问题。”禹成平又站出班位。

“洛京皇城生活居民较比其他地域富裕一些,手中或有存银可缴税,那其他贫苦之地,老百姓手中只有粮食而没有存银,又如何以银缴税?”

这就说到了根源上。

折色是个好法子,但银少物多,则伤民!

禹成平又继续道:“陛下发行银票,想必是为此准备,可银票不可能完全代替银两,更无法代替铜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