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怒声道:“朕就不信了,一个土地丈量还搞不明白了,一年不行就两年,或者更久!”
“能逃的过一时,朕就不信能逃得过一世,真到那时,别说土地,就连脑袋都保不住!”
梁成本想平和的解决。
他也曾想过集耕制是否真的适应,因而在安西郡试行了快三年,让这项制度真正完善,才准备推行全国。
才刚开始就阻碍重重。大秦国力日渐强盛,是他通过一次次战争胜利得来的,实则根基并未稳固。
什么是根基?
稼穑农耕才是!要让耕者有其田,才是他的目标
土
地只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富裕的也只是少数人,可这些人却并不能为国家出力,反而想尽办法的挖国家的墙脚!他怎么能够容忍。
“陛下,臣有事禀奏!”就在这气氛无比压抑之际,有一人站了出来。
户部右侍郎,吴承重。
“允!”
“禀奏陛下,农税实乃我朝大部分来源,然集耕制推行受阻,想要真正实行增加田产仍需数年之久,可眼下南蛮蓄意,徐州虎视眈眈,群雄环绕,我大秦怕是等待不起,应当另辟蹊径,另寻捷径!”
此人一开口,就吸引众人思绪。
这是要献策了!他说的情况属实,
明眼人都能看出,再要不了几年,大秦跟徐州以及南蛮必有一战!
满朝文武皆有十足的紧迫感。
大秦需要迅速崛起提升国力,才能应付接下来的乱局。
要让百姓丰硕,国家才能昌盛,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可吴承重却谏言另辟蹊径。
这不由让人好奇。
首辅张远直接问道:“不知吴大人是有何良策?”
“回禀首辅大人,回禀陛下,臣近日因土地清查之事多次离京,到地方上见得众多商人皆在高价收购冶炼原料,臣以为这是一条生财
之道!”
“有地方上已开征铁税,短短三月,所获赋税已与全年农税相当,臣觉得此事倒大有可为!”
“或许朝廷可解除私禁,主张全民冶铁,允贵族氏戚开山寻铁……”
说到此处。
立即引起些小声议论。
“原来吴侍郎说的是这个啊,近日我也有听闻此事,有众多商贾放言高价收购冶炼原料。”
“是啊,我也听说了。”
“煤炭本为官营,可有了煤炭票煤炭票之后,放于民间,为我朝带来大量税收,此事或许可为。”
“若采用铁引制也不是不可。”
听得周边小声议论。
吴承重内心更踏实了一些。
他抬眼看向了梁成,心想今日这朝议举行的妙极,正好借机谏言……
梁成却皱起了眉头。
近日忙于铸秦元之事,坊间起势高价收购冶炼原料,这般情况他还是第一次听闻。不过他本能的就察觉到有问题。
跟南蛮冲突结束后,南蛮密谈张浦投诚于他,跟他说明了南蛮情况。
为组建军队,蛮王已解除私禁,鼓励冶铁。
当时他还想着拱一把火。
大秦已得到南蛮割地,边境范围扩大,并不阻碍互市,他还准备让本国商人前去收购。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