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来,相逢又别离。
曾小山知道方才的卦象是什么意思了。
少年定定看着对面的青年,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一个字。
这是他的师尊……
他的师尊。
曾小山是经商世家的孩子,家里的生意横跨诸国,父亲是个极为精明的生意人,生平最擅长的便是察言观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曾小山出生那一年,他爹专门去找了一位在凡间德高望重的道长为他取名。
老道长隐居于山野之中的一座小小道观,陪在身边的只有一个七八岁的童子。
曾父带着众多礼物上山,道观还没到,就遇见了下山传信的童子。
童子生得唇红齿白,眉间一点红印和年画上面的小仙童一般无二。
他看着曾父不言语,只是递过来一块竹片。
上书:
“山高水远且住,俗世缘名小山。”
曾父当即拱手相谢,末了轻轻开口询问那童子:
“道长所说俗世,莫不是说我儿……”
童子淡然一笑,不点头也不反驳,只是轻轻开口:
“一脉孤根,天因不漏。”
说完这句话之后童子转身上山,曾父派人去追。
但是原本清晰无比的前路之上突然起了雾,追去的人一旦踏入浓雾之中便是迷失了方向,半刻钟之后回到原地,不得寸进。
曾父知道再走下去不会有结果,于是打道回府。
此后,他为儿子取名小山。
如他所料,曾小山六岁那年便被仙门发现修行天赋极高,带上升仙大会。
之后他被慎算真人代弟子收入门下,仙门岁月数年,让那幼时判词被彻底遗忘在脑后。
此时却在看见自己面前素衣青年的一瞬间从记忆深处冒了出来。
少年看着宫远,声音沙哑又模糊:
“一脉孤根……”
师祖之前教他的时候说,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卦修,以卜算之道修行。
寻常人天命完满,宛若生活在一只倒扣在地上的碗中。
天圆地方严丝合缝,便看不见真正的命数,天地的因果。
只有天命未满命数有缺之人,才能成为卦修。
残中生变,碗底窥光。
他修行天赋高,于卜算之道上颇有见解。
但是在算道峰修行多年,他总是看不透一丝一毫。
他看不透自己总是温和的师祖,也看不透自己那个插科打诨的师叔。
少年紧张地攥着自己的袖口,鼓起勇气看向宫远之后的慎算真人。
“师祖……”
脸上僵硬的笑在开口的一瞬间碎裂,少年眼中落下大颗的泪水:
“我一直以为……是我没有好好学……”
“原来是要这样吗?”
少年哭着去抓不远处宫远的手,指缝间却只流过一阵潮湿的雾气。
“师祖……师尊……”
“对不起……”
宫远看着面前这个和自己第一次见面的弟子,心中愧疚不已。
“师尊没教过你什么东西。如今却要将整个算道峰的担子压在你身上了。”
青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实在是伤人。
曾小山心想着算道峰真好,每个人都温柔得像是一朵云。
柔软的,轻轻的就飘走了。
舍不得放走消散,更舍不得拘住。
少年垂在身侧的手轻轻颤抖着,指甲嵌进手心。
“没事的师尊。”
“我会守好算道峰的。”
宫远看着神情坚定的少年温柔一笑。
“虽然今日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师尊很喜欢你。”
“你是师尊最喜欢的弟子。”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