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事小说网>穿越小说>大明,我来了!> 第107章 凤凰庄密议:权力的手术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章 凤凰庄密议:权力的手术刀(1 / 2)

册立大典的筹备如火如荼,京城的气氛却愈发诡异。

表面张灯结彩,暗地里锦衣卫和东厂的缇骑、番子活动得比过年还勤快。

一份份密报如同雪片般飞入乾清宫。

几日后,朱祁镇轻车简从,只带了侯宝和一小队心腹的禁卫,悄然出京,直奔京郊的皇家别苑——凤凰庄。

自从太皇太后薨世后,如今这里成了皇太后孙氏养病的居所。

老太太驾鹤西去,朱祁镇又经历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本想将孙氏接回皇宫荣养,可孙氏拒绝了儿子的孝心,说这里山清水秀,最是养人,她在这里每日诵经祈福,很是自在。

朱祁镇无奈,也不好强求,只得命人重修了凤凰庄,增派了人手,又将山上寺庙的佛祖重塑了金身。

凤凰庄内花木扶疏,清幽雅致。

孙太后一身素雅的常服,正在花房里修剪一盆开得正艳的牡丹。

岁月虽然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却难掩那份历经四朝沉淀下来的雍容气度。

“儿子给母后请安。”朱祁镇恭敬行礼。

孙太后放下金剪,慈爱地笑了笑:“镇儿来了,快坐,来人,将咱们新采的蜜冲一杯给皇帝,还有菜园里刚摘的新鲜萝卜切成丝,用霜糖拌了,皇帝爱吃。”

朱祁镇走到孙氏身侧,笑道:“母后,这几日身子可好?”

“还凑合,”孙氏婉儿一笑,看了看儿子又道:“听说壮儿要当太子了?我这孙儿啊,小小年纪就有这般见识,我这做祖母的听着就心里高兴。”

“母后也知道了?”朱祁镇坐下,接过宫女奉上的茶。

“这么大的事,我怎能不知?”孙太后拿起丝帕擦了擦手,“你来,不只是立储的事吧?我还听说,朝堂上有些不安分的,又在搬弄些神鬼之说?”

朱祁镇脸色一沉:“是不是有人又到您这里歪嘴打扰您清修了?”

孙氏没有接话,只是笑了笑。

朱祁镇砸吧一下嘴:“这几日确实有几只不知死活的苍蝇在嗡嗡叫,什么天象示警,什么掌生七星,无非是看着壮儿年纪小,又是朕力主革新,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想借机生事,搅乱朝局,甚至……觊觎那从龙之功!”

孙太后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说出的话却带着嘲讽:“各怀鬼胎不怕…北斗七星,呵……皇帝可还记得,泽儿出生那日,我正好在坤宁宫偏殿小憩,那稳婆抱着孩子出来,乍见那胎记,吓得魂不附体。母后当时就过去了,仔细看了看……”

她顿了顿,抿了口茶,才缓缓道:“那所谓的‘七星’,排列虽有些意思,但颜色浅淡,边缘模糊,更似……婴儿皮肤娇嫩,在胎中无意间被挤压或是……沾染了什么朱砂颜料也未可知。母后当时就吩咐下去,不得妄议,更不得外传,看来,这后宫里也不清净了。”

朱祁镇眼中寒光暴涨:“母后是说……这消息是从您这里泄露的?”

这性质就更严重了,意味着后宫也被渗透了!

孙太后摆摆手:“是谁泄露的,查一查便知,现在要紧的不是这个,皇帝,你打算如何处置?”

朱祁镇挺直腰背说道:“母后,儿子这次来,正是想听听您的教诲,儿子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次立储风波,更是上天赐给儿子的一次良机!”

“哦?说来听听。”

“这些年,儿子虽励精图治,北灭鞑靼,西定西域,东平朝鲜倭患,看似武功赫赫,但母后您是知道的,这些年朝堂之上,因循守旧、盘根错节的势力,尤其是那些把持着卫所、驿站、漕运、盐政等要害之地的‘蛀虫’们,并未伤筋动骨!他们阳奉阴违,结党营私,侵吞国帑,鱼肉百姓,兵部统管卫所,结果卫所糜烂至此,驿站改革喊了多少年,驿卒饿得杀马,吏治不清,军制不修,国本难固!”

他越说越激动:“壮儿此次出京,如同给儿子递来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刀!他看到的驿站、卫所之弊,正是这庞大积弊的冰山一角,而这次跳出来反对立储、妄议天象、离间骨肉的,恰恰是那些害怕改革、害怕失去既得利益的顽固势力,如今他们自己跳出来了,正好!”

朱祁镇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繁盛的庭院,语气斩钉截铁:“儿子要借这次立储大典,借这‘天象’、‘胎记’风波,行雷霆手段!”

“第一,彻底清洗朝堂,将这些结党营私、心怀叵测、阻挠革新的蛀虫连根拔起。锦衣卫和东厂已经掌握了大量罪证,足够将他们置于死地!

第二,借势强力推行壮儿所奏的驿站、卫所革新之策,兵部统管卫所之权?哼!是时候收回来了!国防部掌军令,兵部专司后勤、驿站、武选!

第三,整饬吏治,都察院、吏部也该动动了,朕要任用一批刚正不阿、锐意进取的新血,替换掉那些老朽昏聩、只知明哲保身的腐儒!”

孙太后静静地听着,眼中露出赞许:“你有此魄力,母后甚慰。只是……这动作太大,牵涉太广,血流得太多,恐伤元气,也易招致非议。皇帝可想好了?”

朱祁镇猛地转身,目光如电:“母后,儿子想得很清楚,不破不立,这几年儿子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外部,却忽视了内部,本以为前些年将他们杀怕了,没想到……大明如今沉疴积弊已久,非猛药不可去疴,儿子要做的是真正的盛世之主,不是中兴守成之君,为了壮儿将来能接手一个吏治清明、军力强盛、根基稳固的江山,为了大明万世基业,这个恶人,这个血手,儿子来当,所有的骂名,儿子来背!”

他走到孙太后面前,深深一揖:“还请母后这几日坐镇后宫,替儿子看着后宫,儿子要确保在挥刀之时,这紫禁城内,再无任何‘七星流言’扰攘!”

孙太后看着儿子眼中那份破釜沉舟的决绝,轻轻叹了口气,最终缓缓地点了点头,伸手扶起他:“既然想好了就放手去做吧。母后虽然身子有病,可这把老骨头还能替你镇一镇这后宫的风雨。记住,雷霆手段,亦需菩萨心肠。该杀的,一个不留;可用的,也要留一线余地,恩威并施,方是长久之道。”

“儿子谨记母后教诲!”朱祁镇眼中闪过一丝动容。

正事说完了,孙太后看着英姿勃发的儿子,叹了口气道:“镇儿,不是母后多嘴……你如今虽然春秋鼎盛,可子嗣太少了,等过些日子,母后再给你张罗一次选秀,这后宫人还是太少了。”

闻言,正喝蜜浆的朱祁镇差点呛着:“咳咳……母后,不用,人太多了,儿子……儿子也忙不过来啊。”

孙氏一听,就有些不高兴:“你皇祖母在时,你就是如此,现在还如此说?!”

“母后,您知道的,儿子真是忙不过来啊!”朱祁镇低着头,脸有些微微发烫。

“这事你就不用管了,等母后回了皇城,和皇后商量一下,就这么定了。”孙氏看着儿子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