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事小说网>穿越小说>重生年代,燃情岁月> 第1386章 千万别犯傻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6章 千万别犯傻啊(1 / 2)

第1386章千万别犯傻啊

“我啊,到现在还记得。”

红星钢城冶金厂的前身钢城炼钢厂高炉三车间的老车间主任王峰年拉着李学武的手不住地讲着他解放前参加革命的事。

王峰年是老同志了,一九年参加工作,二一年加入钢城进步组织,此后又在工作中表现积极,成为我组织的成员。

他一直就是炼钢厂的职工,而从车间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都有小十年了。

甭说李学武了,就是董文学来钢城的时候都没共事过,但每年都会来看望他。

过年就70岁了,在这个年代算长寿了,更算得上是冶金厂的“宝”。

老话讲,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我组织一直都有尊重老干部的优良传统。

此前窦长芳和罗家平是如何做老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李学武不了解,但从最近几年的工作记录上能看得出,董文学是很重视这一块工作的。

不管他是做给别人看的刁买人心,还是老干部切实支持了他的工作,在他过去三年的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李学武是始终坚持把尊重摆在前头的。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要是不尊重前辈,又如何指望下属尊重你啊。

所以即便王峰年见到他有些唠叨,他儿子更是尴尬地想要提醒老父亲却没有机会,只能赔罪地冲着李学武笑,李学武也没有打断他,而是耐心地听着他讲故事。

此时他们正在王峰年的家中,李学武同王淑琼一起从医院看望了因工伤不能回家过年的职工便转道来了这边。

王峰年的资历较老,又是长寿之人,所以第一站办公室便选在了他家。

只是没想到,此前董文学主任来这边的时候都没见老主任这般黏人,要真是如此,他们也不能如此“失误”。

屋里只有王峰年一大家子人陪着秘书长和王淑琼副主任,再就是办公室副主任张兢坐在角落板凳上,其他人都在门外。

张恩远面色有些古怪地看了眼张兢,张兢也有些不好意思,这是他的失误了。

只是在这种场合让他说出别的,那也是不可能的,这种错误不能主动承认。

要承认也不是跟张恩远承认啊,等秘书长出来的时候他再稍稍解释一下。

张兢当然不是来打酱油的,手里捧着笔记本在记录领导的慰问过程。

他算是老笔杆子了,虽然年龄不老,可跟在董文学身边也有三四年。

之所以选择留在钢城,也是看好钢城工业区未来的发展机遇了。

像是他这样的青年干部只有在业务上锻炼水平,做出成绩才有机会出头。

就算要往办公室的方向发展,也得有确确实实的基层业务工作基础。

这不嘛,他同门外的张恩远对视了一眼,再回头看向沙发的方向便全神贯注了起来,手里更是不停地总结和记录。

记录什么

别看秘书长同王峰年谈的都是家常闲话,王峰年讲的又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可在他的笔端便形成了以下文字:

2月16日,红星钢铁集团秘书长李学武看望慰问病休职工张元礼、退休老同志王峰年等,代表集团管委会、冶金厂管委会感谢他们为冶金工业建设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祝愿他们身体健康,生活美满。

这条通讯件的后面不能落下这个:

冶金厂管委会副主任王淑琼,厂管委办副主任张兢等人参加活动。

当然了,这条可以用作明天冶金厂和集团的工作简报,在联合工业报上还要做更为详细的阐述:

走访过程中,李学武与病休职工关心慰问,与老同志亲切交流。在走访老同志时关切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认真倾听他们对冶金厂工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要求各相关部门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关心照顾好老同志,为老同志幸福生活、发挥余热创造良好条件。

李学武说,当前集团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李怀德主任在津门贸易管理中心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集团、管委会全会部署要求,以“抓革命,促生产”为路径,以“三年计划、五年规划”为抓手,加快建设特色工业产业项目集群,努力在展现集团工业新风采和辽东工业谱写新篇章、建设工业模范企业、打造增长极中作出新的贡献。

他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集团上下尤为关注离退休老同志的服务保障工作。为做实做细离退休老同志精准服务,切实增强老同志获得感、参与感、幸福感、安全感,他向随行的管委办做出了明确要求,并在讲话中提到了“五必访”工作制度,以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班子成员分组负责、干部职工结对联系的服务工作机制。要老同志平时有人问、节日有人访、难是有人帮、病时有人探,当好老同志的贴心人。

生病住院必访:送一份关怀。坚持把看望生病住院老同志,作为老同志精神慰藉的重要方式。当离退休干部生病住院时,主要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及时前往医院探望问候,了解病情,给予关心和帮助,叮嘱医院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确保老同志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重大节日必访:道一声祝福。在春节等重要节日期间,领导班子成员、组织干部入户走访慰问老干部,唠家常、听建议,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以及组织的关心和问候,详细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通报集团工业发展情况及本单位的工作进展,让老同志的正治荣誉感、组织归属感、生活幸福感持续提升。

特殊困难必访:给一份帮助。当离退休干部遇到生活、家庭或其他方面的困难时,由厂领导带队,逐户看望慰问老同志,上门了解情况,建立困难台账,制定有效措施,按照特困帮扶机制予以帮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尽心尽力帮助老同志解难事、办实事。

老干部生日必访,寄一份真情。每逢离退休干部整岁生日(70岁往上),通过电话、书信、实地走访等形式把生日祝福送到,细心了解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一起回忆峥嵘岁月、共话未来愿景,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丧葬大事必访,敬一份悼念。离退休干部逝世,厂领导及时看望慰问家属,协助家属进行丧葬及抚恤金等办理,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维护老干部及家属的切身利益,为家属送去心理安慰。

他希望老同志们在保重身体的同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集团和冶金厂工业以及各项事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老同志们一致表示,将全力支持集团、冶金厂管委会工作,继续发挥余热,为集团的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贡献力量。

今时不同往日,李学武已经不再特别要求宣传部门避免对他的过度宣传。在日常工作、调研、走访等活动中要根据工作程序和需要对他行程进行一定程度的宣传也是一种工作,是宣传部门要做的工作。

到了这个位置,他已经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恣意妄为,要全面考虑工作。

尤其是刚刚到任辽东,无论是集团还是集团的其他分支机构,包括集团在钢城的各个企业,都需要了解他的工作内容。

所以办公室也好,宣传处也好,都在尽量收集和编写有关于他的新闻报道。

办公室和宣传部门也是有任务的,联合工业报已经催了几次了,秘书长到钢城以后怎么老不见通讯稿交上去。

就连红星文艺出版社在辽东的分社都被总社打电话问询过两三次了。

目的只有一个,集团上下都在等着李学武的第一把火出炉呢。

结果呢

他还没点火呢,钢城冶金厂的两位副主任给他点了一把火,还是在京城烧的。

再回头看钢城,走了两位副主任,剩下的那个也不是老实且,也含糊着。

谁啊尹忠耀尹副主任呗。

有杨叔兴的前车之鉴,尹忠耀才不会同李学武来硬的顶牛呢,他玩的更阴。

表面上端着架子,几乎不怎么理事,有工作上来基本上都转交给李学武。

没人问便罢,有人问就要说尊重新领导,希望秘书长多多了解冶金厂工作。

原本在红星厂他就负责人事工作,是原人事处副处长,到了钢城以后还是负责组织人事工作,这方面他很有信心。

原来的老搭档,曾任人事处处长的丁自贵私下里给他讲过,希望他积极配合新领导的工作,向秘书长靠拢。

碍于面子,尹忠耀哼哼哈哈地打马虎眼,没拒绝,也没答应。

其实他心里看不起丁自贵,要是以前他还要巴结对方,毕竟也算集团领导呢。

现在他丁自贵算什么

说好听点是负责集团的喉舌,不还是受宣传部门管理嘛,上面还有主管领导呢。

这样看来,虽然丁自贵是红星文艺出版社的一把,可到头了也就是个正处。

对方的劝说在他看来就是懦弱的表现,当初丁自贵从管委办主任的位置上退到文艺出版社不能说没有李学武的“功劳”,怎么到现在他投的这么彻底了。

他李学武再牛哔不也是一个脑袋两只手嘛,别人怕他,他可不怕。

正的玩不过,阴的还玩不过吗

再说了,李学武在钢城不一定怎么着呢,想指手画脚等他站稳脚跟再说吧。

——

“保卫工作这边——”在回厂区的车上,王淑琼迟疑了一下,看向李学武问道:“是不是请韩战同志多辛苦一下”

“嗯,怎么了”李学武微微抬了抬眉毛,转头看了她一眼,问道:“是有什么事吗还是——”

“不,是我这边要休假了。”

王淑琼有些为难地讲道:“要不我今年就不休了,又不差这一顿饺子。”

“饺子还是要全家一起吃才热闹,才好吃呢,辛辛苦苦工作一年为了啥啊”

李学武看了看她,道:“放心休假,保卫工作暂时就交给韩战负责。”

“好的,那我回去跟他谈一下。”

王淑琼打量了李学武的脸色,又试探着轻声讲道:“宗芳副主任那边……”

“暂时指望不上他了。”

李学武轻轻叹了口气,解释道:“他同他岳父的感情很深,终究要送最后一程的,咱们就多辛苦,多理解吧。”

“是,我能理解。”王淑琼点头讲道:“人到中年,工作家庭难兼顾。”

“这个时候就要体现出组织的关怀和照顾了,不能拖他的后腿嘛——”

李学武淡淡地说道:“听说情况是不怎么好,已经是弥留之际了。”

“哎呦——”王淑琼也是淡淡地叹了口气,道:“我回去也得打个电话问问,要是真有情况,是不是咱们得有准备”

“嗯,我就回不去了。”李学武看着前面讲道:“关怀和慰问已经请清芳同志代我送过去了,再能做的就不多了。”

“互相理解吧——”王淑琼点点头,这才又问道:“您提起这个我想起来了,叔兴副主任的岳父是不是也病了”

“嗯,确实‘病’了——”

李学武的眉毛一挑,面色颇为怪异地点点头说道:“他也是个操劳的命啊。”

都是山里的狐狸,说什么聊斋啊。

王淑琼比他还早来钢城一年呢,单枪匹马的或许早就跟这些老登们斗过了。

今天到他车上又玩起挑拨离间这一招,看来钢城的组织生态真有问题。

这就不得不提到了董文学,李学武既感慨他在辽东和钢城冶金厂的作为,要是没有他的怀柔和辛苦,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也不能获得如此稳定发展的局面。

只是手段偏软,让钢城的干部有些骄纵,当着他的面都敢耍手段。

呵呵,或许真当他是个年轻人了。

再看前面那两句试探,结合后面这一句,李学武倒是意外地发现她还想觊觎杨宗芳的一亩三分地。

怎么问韩战能不能接手,如果他说韩战不能接手,她是不是就要布局了。

当初杨宗芳请假,他顺势让杨宗芳交接,或许就刺激到了某些人的神经。

毕竟与杨宗芳的矛盾在这些人的耳中或许都听了不止一遍。要借着他的光算计杨宗芳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学武也没觉得王淑琼的手段和想法是多么的恶劣,只是吃相难看了点。

既然要休假回家,只谈从杨宗芳手里交接的保卫工作,那她本身负责的经管工作怎么避而不谈,或许也是一种试探吧。

试探他有没有要她也交接工作的意思,是否同杨宗芳和杨叔兴一样。

反过来也是,如果李学武没让她交接,那就证明对二杨是有意见的。至少是区别对待了嘛。

如果按照二杨的处理办法,那就证明这位秘书长真在按组织程序执行工作。到时候她要收回爪子,放下贪念不能再探。

一个事情拐好几道弯,连着八百个心眼子、一千多个门道,这就是机关干部啊。

她想试试李学武的能力和水平,又有些不甘心就这么靠拢过来,可谁让她是外来户,在钢城本就是独木难支。

同她前后脚来的副主任刘永年情况与她也是一般,甚至都有些不如她。

刘永年也是外来户,是红星钢铁集团兼并京城工业十六家企业时候进来的。

她呢奉城一机厂的干部。

集团副主任景玉农指导,一机厂一把手萧子洪对企业进行了全结构的变革。

从技术层面到生产管理,甚至连组织架构和企业架构都完成了大换血和分拆。

奉城一机厂现在只保留了机床设备生产的能力,其他机械零部件的生产部分都调到了钢城,组建了新的工业企业——钢城机械零部件制造厂,是钢城工业区二级企业。

技术和生产都在应集团总体变革思路影响在变,人事变革当然也在进行中。

她就是在人事变革过程中进行的岗位调整,从奉城来到了钢城。

管咋地,她也算东北人,甚至是辽东人,对比刘永年还算得上是坐地户。

要说正治和地方关系基础,她当然要比刘永年强很多,这一点她占优势。

不过她是女同志,在工厂管理层属于天生的弱势,即便班子强调要有女同志。

可谁都知道,越强调什么就表示越缺少什么,组织现在还是男人的天下。

刘永年是怎么想的她不知道,但她知道现在已经更面为红星奉城机械厂的一把手萧子洪曾经是李学武的副手。

再参考其他渠道的消息,这辽东工业实际上已经在李学武的掌控之中了。

以李学武同董文学之间的关系,董文学在钢城的所有势力都会被他全盘接收。

你看吧,董文学的秘书张伟还在钢城没走呢,可也没挂什么岗位。

这是什么意思

扶上马送一程呗,再明显不过了。

集团年后就能完成组织架构变革,形成大部室小处室的管理格局。

而在钢城,新组建的企业已经顺势完成了集团企业和工厂的标准化架构搭建。

你听吧,听大家对各自工厂一把手的称呼就能分辨的出来。叫厂长的基本上就是已经完成组织架构变革的分支机构。

叫主任、叫厂长的那种就是集团化以前就存在,或者集团化初期就已经完成管委会制度搭建和变革工作的企业。

如冶金厂、五金厂等等,这些企业都需要完成缩减管委会影响的行动。

当然了,也不是说这些工厂在集团的管理下完成组织架构变革以后就是厂长完全说了算,再没有管委会什么事了。

李怀德就在集团发展规划中明确讲到了,集团管委会是全集团上下唯一组织管理架构,其他分厂管委会属于分支机构。

所以分厂的管委会拆与不拆都不影响各分厂在集团管委会的指导和管理下开展相应的工作。

缩减管委会架构是向集团化、现代化、专业化企业过渡,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各分厂仍保留管委会组织机构,但只负责宣传、组织、工会等工作。

业务工作要独立,要逐渐恢复厂长负责制,建设集团管委会统一管理的格局。

一旦冶金厂要开展相应的行动,那他们这些副主任将面临重新分工的现实。

各管委会小组,包括保卫组、政治组、后勤组、生产组和经管组都要拆分。

折腾,瞎叽霸折腾。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近两年好像就这样。

年前年后,李学武一直都在忙调研,调研结束就会出报告,给出他在钢城的管理意向,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指导方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