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事小说网>穿越小说>大明美洲帝国:日月旗的应许之地> 第57章 新“说文解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 新“说文解字”?(1 / 2)

朱高煦见几位儒生对汉语拼音不再如初见时那般抵触,心中稍定。

他随即抛出了更进一步的计划。

“这注音之事,既已议定,便需确立一个标准音。”

“孤以为,当以我父皇龙兴之地,燕京之音为准。”

“南北兼容,然以燕音为宗。”

“于此新陆,当有新声。”

宋老先生闻言,捻须沉吟片刻,眉头不自觉地又聚拢了些。

“殿下,燕京之音,固然雄浑。”

“然历朝官话,多以中原一带语音为基。如今大明则以江淮官话为主。”

朱高煦微微颔首,面带笑容。

周儒生一听,拍了拍胸脯,嗓门依旧洪亮。

宋老先生眉头蹙得更紧了,他抬起头,眼神中带着审视。

他原以为自己只是个幸运的穷秀才,能得殿下青睐,负责审音定调已是天大的福分。

“眼下天色尚早,孤已命人备下薄酒,咱们不妨小酌几杯,既为今日之议,也为明日之功,预祝我新明文教大兴!”

《文字大典》?!

“此乃应有之义。”

“那些咬文嚼字的事,我帮不上大忙。但若监督印书作坊的进度,催促那些匠人,老周我还是有几分力气的。”他嘿嘿一笑。

“老朽,心服,口服!”

朱高煦摆了摆手,语气温和。

朱高煦道:“其一,便是以我们方才议定的‘汉语拼音’为序,设立拼音索引目录,顺序则按照我之前给的字母顺序排列。”

“如此,新旧兼顾,倒也周全。”宋老先生的语调,比先前轻快了些许。

宋老先生捋着胡须,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殿下盛情,老朽敢不从命?”

几位儒生皆是一惊,面露讶色。

“殿下看得起,俺老周定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帖帖!”

“非也。宋老先生,《说文解字》乃许慎公千古之作,孤岂敢轻言重修?”

“此事,孤欲请一位通晓燕京语音,且于音律有所涉猎之人主持。”

他此刻的心情,已从最初的抵触,转变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只望能为后世子孙,为我新明百姓,留下一部真正有用的字书,一部能让他们轻易识字,通晓古今的阶梯!”

“将来我新明科举取士,考官面对天南地北的口音,也不至于听得一头雾水,能以此为准,选贤任能,方为公允。”

“您想啊,这拼音一出,孩童启蒙,数日便可识音,再辅以字形,读书写字,岂非事半功倍?”

周儒生哼了一声:“有些老家伙的脑筋,怕是转不过这个弯。不过,俺也瞧出来了,这拼音要是真好使,查起字来,兴许能省不少功夫。”

宋老先生微微颔首,神色郑重。

“同时,要附上经典用例,如《论语》、《孟子》中的句子,让人知其源,明其用。使其既有学术之用,亦能惠及初学。”

“况且,以燕音为宗,亦可与旧大陆之习语,略作区分。”

这“拼音”瞧着再古怪,若只是与部首并行,倒也……尚可接受。

“殿下,宋公,钱先生,周先生!学生刘承宗,何其有幸,能参与此等盛事!”

他目光投向窗外,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

他目光转向一位始终安静侍立在侧,约莫三十许,面容清瘦,身着半旧儒衫的男子。

“汉音之本,不容谬误。”

他一时竟有些语塞,仿佛已看到知识的洪流奔涌。

宋老先生原本绷紧的肩背,不自觉地松弛了几分。

朱高煦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其二,为照顾旧学者的习惯,亦保留传统的部首检索法,与《说文解字》一脉相承,传承中华文化之根基。”

“宋老先生,您德高望重,学问精深,便请您负责监督整个注音过程,务必使其合乎汉语音韵之正统,不可有丝毫偏颇。”

“待音准一定,孤还想以此为基,编纂一部旷古烁今的字书。”

“又是拼音,又是大典,还要设个什么司……这得多少人手,多少时日才能办成?”

“最重要的一点,这部《文字大典》,要有全新的检索之法。”

宋老先生沉默良久。

他搓了搓手,声音都有些发飘。

钱儒生闻言,脸上泛起一层光彩,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刘承宗脸上闪过一丝难以置信,随即是巨大的惶恐与些微的激动交织。

朱高煦话锋一转开始说出注音后第二步计划:“但这注音,只是第一步,是为识字铺路搭桥。”

周儒生清了清嗓子,脸上却也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他知道,汉语拼音也好,《文字大典》也罢,推广之路绝不会一帆风顺。

此言一出,书房内静了片刻。

朱高煦停下脚步,看向众人,目光炯炯。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

“责任重大,勿负孤望。”

“旧大陆那些抱着祖宗牌位不撒手的老学究,若是知道了,怕是要气得吹胡子瞪眼。”

宋老先生听着,默然半晌,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眼神却复杂难明。

“将来所有经史子集,乃至农书、医书、算学,只要有益于民,皆可快速付梓,广传天下!”

部首之法,乃千年汉字之骨,万万动摇不得。

朱高煦又看向钱儒生和周儒生。

“钱先生对新事物领悟最快,负责拼音符号与汉字发音的具体对应校准,以及声调标注规则的细化。”

“有宋老先生、钱先生、周先生他们从旁协助。如果有不懂之处孤亦可进行指教。”

“这新大陆,当有新的气象。”

“殿下既信得过老朽,老朽自当尽绵薄之力。”

“好!有诸位先生同心同德,这开创新明文化基石的大业,何愁不成?”

“它要包罗万象,从三皇五帝的古字,到如今市井常用的新词,凡汉字,皆可入典。”

“无妨,非你一人独任。”

“这符号虽形似西洋符号,然其所注之音,必为华夏正声。”

钱儒生双眼放光,差点没拍大腿。

不再是先前的审慎与抗拒,而是一种被更宏大目标感召后的肃穆。

“学生在。”

钱儒生激动得脸膛发亮:“殿下!这……这若真能成,书籍就不再是金贵物事,我新大陆人人皆可读书明理,那景象……那简直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小事小说网